血战三七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511
颗粒名称: 血战三七线
分类号: I054
摘要: 彭德怀在分析最新的敌情动态后,意识到我军在第三次战役后停止南进的决定是必要的,同时也在考虑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敌情。他电令各部队停止休整,准备作战,并请示毛泽东是否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
关键词: 彭德怀 敌情 请示

内容

原编者按:《出兵朝鲜》是一部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长篇历史纪实小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兵四十周年,我们特选载了其中部分章节,以飨读者。题目是编辑部加的。这些部队经过短促时间仓促准备,匆匆赶赴预定出击地
  一 1月末的那个寒冷的夜晚。禀〓〓北风唿啦啦扑打着君子里矿洞外的几间木板房,发出像倾卸一车木板似的声响,“哐啷啷”,令人感到不安。稀疏的星星眨着眼睛,窥伺着这一片驻有庞大军队统帅部的静悄悄的神秘所在。从带状的云层下,不时掠过一架接一架的美军轰炸机,它们满载着炸弹,飞向志愿军赖以生存的各条运输线路,一路发出令人神经烦躁不安的嗡嗡声响。
  彭德怀的办公室里亮着微弱的瓦斯灯光——为防止敌机发现目标,所有的门窗缝隙都用被单捂得很严实夜已深,彭德怀毫无睡意。他借助老花镜和一只手电筒,在桌面上铺就的一幅最新标定的敌情动态地图上,用红蓝铅笔勾画着记号,皱着眉头思索着。 在宽阔的汉江南岸防御地段上,美第九军、第一军持续向北发动进攻,担负防御任务的我五十军和三十八军一一二师承受了极大的压力。至30日,敌以十路兵力,在炮火、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猛攻至光教、山、上下红川一带,我五十军止与敌激战,阵地反复争夺。而一一二师正面,美二十四师、骑一师、英二十七旅等部在炮兵、坦克和飞机的掩护下,以七路兵力向堂谷里、揪谷里、松温村一线猛攻…… 现在,彭德怀面对战场上突变的态势,感到非常棘手。他的丰富的军事经验告诉他,任何不为指挥员所预料的敌情的出现,都可能埋伏着战局发展的危机。而这种危机可能会由于指挥员的处理不当而大大加剧,也可能因指挥员的补救措施得当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看起来,第三次战役我军进至37度线以后停止南进的决定是非常必要的,如果继续南进,待攻击成强弩之末后,被敌人从预设阵地反攻回来,那局面将不可收拾……问题是,为什么没有将敌人有可能迅速地转守为攻的情况考虑到呢?而这一点恰恰是拥有制空权和高度机械化的美军机动性强极特点。何况在1月中旬敌军频繁地侦察进攻时,苏联军事顾问沙哈诺夫将军和聂荣臻代总长曾经提出过敌人有可能发动反攻,夺取汉江南岸桥头堡的预计。当然,彭德怀的想法是尽可能抓紧时机休整部队,准备进行决定性的春季攻势,但这并不等于对可能发生的敌情可以轻慢和疏忽……在战争中,任何对敌人的轻视和思考上的疏忽都将造成被动的局面……连日来,彭德怀几乎无暇考虑自己个人在目前造成的军事局面中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做为千军万马的统帅,在军事态势突变的时刻,占据他全部注意力的是不断变化的敌情和我军力量的不断削弱……当一个统帅在实施自己的预定计划之中,遇到突然出现的预料之外的悲剧瞬间时,应该怎么办?不应该怎么办?……他必须调动自己全部的经验和知识来拟定恰当的应对方案——还有什么人能比一个军事统帅在战场上所遇到的苦恼和困难的时刻更加令人难以决断呢? 当美伪军从西线发起向汉城实施的主要突击后,27日深夜,彭德怀立即电令各部队停止休整,准备作战,并给毛泽东发出如下请示电报: (一)美军约三个团(后续部队不详),分三路越金良场里,水原线北数里,有相机攻占汉城,市江南岸桥头阵地模样,企图以此稳定联合国内部目前严重混乱现象。为增加帝国主义阵营矛盾,可否以中朝两军拥护限期停战。人民军与志愿军从乌山太平里、丹邱里(原州南)线,北撤十五至三十公里,消息如同意,请由北京播出。 (二)敌继续北犯,我不全力出击,消灭一个师以上,保持桥头阵地,甚为困难。出将破坏整训计划,推迟春季攻势,且目前弹、粮全无补充,最快亦须下月初旬,才能勉强出动我暂时放弃仁川及桥头阵地,在国内外政治情况是否许可……政治上又不许可放弃汉城、仁川,即须被迫部署反击,但从各方面考虑,甚为勉强,以何者为是,盼示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德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