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毕生奉献在“血防”工作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30115
颗粒名称: 他把毕生奉献在“血防”工作上
其他题名: 深切怀念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
分类号: K825
摘要: 陈心陶教授是中国近代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为消灭血吸虫病做出了卓绝贡献。本文介绍了他在三水县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他为消灭血吸虫病所做的努力。文章还描述了人们对他遗愿的尊重和对他逝世的悼念,以及三水县人民在消灭血吸虫病后的欣喜宣告。
关键词: 陈心陶 三水县 寄生虫学

内容

三水县是陈心陶教授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根据他生前要把一部分骨灰留在六和镇的遗愿,最近,陈心陶纪念碑已经落成,碑上刻着三水县政府的献文:他为消灭血吸虫病,和三水人民共同奋战,作出了卓绝贡献。连日来,一批批的少先队员在老师的带领下,前来向陈伯伯墓献上鲜艳的红领巾;当地群众也扶老携幼,自发前往瞻仰、吊唁,寄托怀念之情。
  陈心陶教授是我国近代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是第三、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历任我省血吸虫病防治所所长和热带病防治所所长,生前三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和周恩来总理的多次接见。
  1950年,陈教授踏上了血吸虫病流行区三水县六和镇的土地。解放前,由于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人民患了病却无法治疗,正如民谣所唱的:“龙岗、龙岗,十人当中九人黄,皮包骨头肚子大,未到中年身就亡。”人民在生与死的边缘上挣扎。面对此情此景,陈教授禁不住热泪满眶,深感科学工作者责任的重大。
  为了早日攻克“血防”王国,陈教授废寝忘餐,日夜操劳。他从血吸虫中间宿主钉螺的生态、分布、生长周期、环境、水源以及与血吸虫的联系,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寻求综合治理的措施。
  正当陈教授在科研工作上取得硕果累累的时候,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教授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被迫离开了他的实验室,以六十五岁的高龄来到三水干校,后来又到了六和镇。可以剥夺陈教授工作的权利,但剥夺不了他对血防事业执著的追求。从此,在六和的山村、田畴之间,经常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他到草塘、到低望去察看血防水利工程;他到涌边、到山脚去检查钉螺药杀、土埋效果。
  历史终于给陈教授作出了公正的评价,使他重新获得了工作的机会。当他接到回归的通知时,三水,已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1969年下半年,他带着助手,又来到了三水县,再次向血吸虫病发起宣战。刚住下,陈教授就开始紧张的工作,每天天刚亮,他就起床,到疫区调查情况。一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及疫区每一个角落,九龙岗,洛塘窝,总之,凡有钉螺出现的地方,都流下了他的汗水。为了掌握更多的科学数据,他还远征韶关曲江、清远石角、四会迳口等疫区。
  那时候,交通极不方便,山路崎岖,洼地泥泞,交通工具往往就是靠两条腿。有一次在途中,突然电闪雷鸣,下起瓢泼大雨。由于周围没有避雨场所,大家很着急,要护送教授回去休息。为了解季节水文差异对螺点的影响程度,陈教授不顾年老体弱,婉然谢绝了同志们的好意,在一位助手的搀扶下,继续冒雨在泥泞洼地中前进,使在场的年轻医生都十分感动。当教授离开三水返回广州后,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送到了领导手中。陈教授和他的战友们,用辛勤的汗水,向党提出了尽快消灭血吸虫病的方案,受到了党和府政的重视。
  陈心陶教授最后一次到三水是1975年10月,人们发现陈教授明显比以前老了,步履开始艰难。他看着周围的青山,无限依恋。离别时,他深情地向人们说:“下次还会再来。”自此,人们盼啊盼,但陈教授始终没来。人们盼来的,是他逝世的噩耗。陈教授晚年患了恶性淋巴瘤,但仍奋发工作,他周围的人都为他这种精神感动得暗暗流泪。劝他休息,他不肯,直到1977年10月29日逝世的前几天,还在病床上修改《中国吸虫志》。
  消息迅速传遍三水县疫区,人们十分难过,向着远方呼唤“陈伯”。然而,三水人民在悲痛之余振作起来,努力奋斗,终于迎来了彻底消灭血吸虫病的一天。1983年10月24日,三水县人民欣喜地向外宣告:三水县已经送走了瘟神。
  陈心陶教授,您在三水县的土地上安息吧。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仲文
责任者
伍国兴
责任者
陈心陶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