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村的体育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766
颗粒名称: 三村的体育热
分类号: G812.17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村在国庆节期间举办运动会,并自建球场练球,表现出对篮球的热情和投入。这背后不仅是对运动的热爱,更是对生活质量和集体荣誉感的追求。
关键词: 运动会 篮球场 生活水平

内容

南海县小塘镇南沙管理区最近传出一件趣事:一条不足七百人的自然村——三村,一下子建起了三个篮球场。
   笔者惊讶之余,特意前去探个究竟。
   原来,今年九月初铺村前水泥大道时,三村根据青年们的要求,在道旁建起了一个新篮球场。谁知球场完工后就没“得闲,,过。后生们想打球,还要排着队轮候。
   “不如我们村在国庆节搞个运动会乐一乐!”不知是哪一位热心人这样提出,得到了一呼百应。
   这是一场很有趣的比赛。三村是一条六个姓氏并存的杂姓村,按传统习惯分开几个“坊”,以坊为单位组队参赛。费用也由各坊自己解决,不花集体的钱,其办法是各家各户捐钱。捐不捐由你,捐多少不论,捐米可以,捐柴也合用,甚至捐技术也行——为球员炒几味好菜。
   国庆那天,三村热闹得很。全村“有眼的”都出来开大锅饭。不过,谁也不准白吃,吃完后运动员上场拼命,其余的做啦啦队。运动会项目有篮球、拔河、下棋。特别是篮球赛,四支参赛队打得异常精彩。赛完后,各坊不论输赢都鸣炮庆贺,输赢各方约定元旦和春节再比高低。“总之,牛见了都笑!”三村人乐陶陶地形容自已的运动会。
   运动会后,村内各坊纷纷自建球场练球,而建场的全部资金都由各户捐献。捐献出于自愿,除钱外还可以捐建材,如水泥、砖、石。有的出运输工具帮助运料,有的出劳动力帮助铺沙石、倒水泥。短短二十天,三村便增建了两个新球场。
   是三村人一下子头脑发热吗?打球的后生这样说:“有传统架,我们南沙的高佬维哥曾经是镇代表队的中锋,前几年参加全省农民赛,以一球之差屈居第二,……” “做人,唔止(不单是)揾两餐咁简单!”这就是南沙出现“篮球热”的最好答案。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永恒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