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村镇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636
颗粒名称: 罗村镇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显著
分类号: G527.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南海县罗村镇实施了“补空档”工程,加强学校与家庭、中小学之间的联系,并为学生安排假期活动和上岗前教育,以填补学生在校时间有限时可能出现的“真空地带”。这一工程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违法犯罪的学生数量大幅下降,同时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逐年提高。
关键词: 南海县 学校教育 道德品质教

内容

本报讯 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关键在于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他在校时间毕竟有限,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时空衔接上很容易出现“真空地带”,许多违法乱纪的事往往就在这个“空档”里发生。为此,南海县罗村镇近年来掀起了一个与学校德育工作配套成龙的“补空档”工程。
  这一工程首先是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防止两者之间很可能出现的抵销效益。学校建立家访日制度,共同教育学生。芦塘小学有位学生因受父母的溺爱,在学校里表现较差,班主任通过家访,与家长共同努力,这位学生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为了调动家长教育子女的积极性,镇和学校都开展“好家长”评选,学校还通过与文化站、派出所等单位联系,加强对学生在社会上的管理。
  其次,是加强中小学之间的联系,防止脱节。再有,就是“假期工程”这一项。每年的寒暑假是学生最容易“放飞”的时间,家庭和社会都感到压力很大。这段时间内,学校除了在放假前对学生和家长提出要求外,在假期不关闭校门,开办各类培训班,有的还为学生安排假期工;管理区、办事处也集中所在地的学生进行活动,避免对学生放任自流现象的出现,做到群众安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
  今年,镇里还给初中毕业生进行上岗前教育,把毕业后、就业前这个“空档”也给补上了。学习班结束后,管理区还为他们安排就业,这使那些没有机会升学的毕业生再也不会感到失落和空虚了。
  罗村镇实施“补空档”的配套工程,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987年全镇有违法犯罪的学生24人,1988年下降了一半,去年只有5人,而今年以来仅1人;学校的各项工作也逐年提高,罗村已成为我市继容奇之后,又一个德育工作先进镇。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荻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