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对毛泽东感情深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608
颗粒名称: 人民对毛泽东感情深厚
分类号: D65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毛主席纪念堂是人们瞻仰毛主席遗容的地方,最初的头7年里,门票是通过北京各行业系统发放的,外地群众常常因为没有票而围在四周不愿离去。后来改为凭个人证件参加瞻仰活动,每天都有大量参观者排队等候。一些国外友人也被吸引,纷纷拍照留念。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太太和一位藏族干部也前来瞻仰,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关键词: 毛主席 纪念堂 藏族干部

内容

毛主席纪念堂建成的头7年,瞻仰毛主席遗容是采取发票的方式,每天的门票都是通过北京各行业系统发下去。而外地来的群众由于没有票,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围在纪念堂四周,久久不肯离去。几位北方来的小伙子对工作人员不客气地讲:“毛主席是中国各族人民的领袖,不光是属于你们北京人的!”可工作制度不允许,没有票的人谁也进不去。
  许多人只好到纪念堂的服务部买一件印有毛主席纪念堂标志的纪念品,带着一片遗憾离去。
  1987年7月1日起,毛主席纪念堂不再发票,凭个人证件均可参加瞻仰活动。为了几分钟的瞻仰,人们往往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世界上谁曾见过十几年如一日天天如此浩荡的参观队伍!一些国外友人随着队伍走上纪念堂的台阶,回头观望这壮观的景色,不由地举起了相机:“了不起,好极了!”
  1990年的一个早晨,天下着细雨,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太太由女儿搀扶在门外排队,她女儿对工作人员讲:“我妈说,趁她还能走路,再来看看毛主席他老人家。”
  这天上午,一位名叫公华昂昂的藏族干部来京后,就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他说,他曾是一个西藏农奴,是共产党、毛主席解放了他。他在1957年参加了革命。这次他来北京,特意把自己采摘的野生灵芝带来了,把它献给了毛主席。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