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电工厂活力大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9233
颗粒名称: 广东电工厂活力大增
其他题名: 连续两年产值超亿元,成为我省盈利大户之一
分类号: F426.4
摘要: 本文讲述广东电工厂在电线电缆行业中取得了成功,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该厂进行了技术改造,解决了原材料配套问题,自行生产无氧铜,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该厂利用自产无氧铜的优势,开发了特种漆包线产品,获得了多项优质产品称号,并成为电线电缆的骨干企业。
关键词: 广东电工厂 产品质量 企业发展

内容

本报讯 当电线电缆行业许多厂家因为市场供过于求而产品积压时,广东电工厂的产品却供不应求,企业保持继续稳定的发展,从1988年起,连续两年总产值超亿元,去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0.2万元,名列全国同行业榜首;出口创汇230万美元,创税利1531万元,成为全省65家盈利大户之一和电线电缆的骨干企业。他们取得成功的秘诀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后劲。
  早在“六五”计划初期,广东电工厂的领导班子就看准了改变落后状况的途径是抓好企业的技术改造。1983年,该厂针对漆包线生产速度缓慢的情况,着手改造旧的拉丝设备。仅仅是初步的技术改造,全厂的总产值就翻了一番,利润增加了3.5倍,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在这个基础上,1986年他们又进行了更为重要的第二阶段的技术改造。该厂生产漆包线所需的原材料无氧铜过去依赖进口或外省供应,严重束缚了生产发展和产品质量的提高。该厂抓住解决原材料配套问题这个生产上的“龙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引进了芬兰的上引连铸系统,自行生产无氧铜。在引进过程中,认真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高配套设备国产化程度。冷却结晶器和保温炉感应器都是设备的关键部分,该厂以自己制造的结晶器取代进口的结晶器,产品质量可与进口产品媲美,而成本仅为进口的十分之一。此外,他们通过对保温炉感应器的多次研究,改进了捣固配料和捣固工艺,延长了感应器的使用寿命,保温炉使用期长达33个月,连芬兰专家也禁不住称赞说:“保温炉能使用这么长时间,在世界上还没有听说过。”无氧铜生产出来以后,经著名的美国埃塞克斯公司检验,符合ASTN标准,达到八十年代世界先进水平。产品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到国外。江西省一家电缆厂改用广东电工厂的无氧铜代替进口产品后,效果很好,受到美国合作伙伴的赞扬。
  近年来,广东电工厂利用自产无氧铜的优势,不但提高了老产品的质量,还开发了特种漆包线产品,企业的几大主导系列产品分别获得省优、部优称号。最近,该厂的无氧铜杆/线又获得国优产品称号,并被定为替代进口产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何炜峰
责任者
杨桂煊
责任者
邢铁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广东电工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