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814
颗粒名称: 我市深入进行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分类号: G5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山市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包括聘任校长、教师,实行经费包干等,增强了学校活力,提高了教育质量。
关键词: 佛山市 学校管理 体制改革

内容

本报讯 我市在一九八八年基本完成以“三级办学、分工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外部教育体制的改革之后,又将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摆到了议事日程。去年五月,省委在东莞召开普教体改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以“两聘两制一包一奖”(聘任校长、聘任教师,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教师岗位责任制,学校正常经费包干,实行部分浮动奖励工资)为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后,我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普遍加快。到目前为止,除一些县区继续研究落实经费包干方案外,改革的各项工作已基本完成。
  我市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对于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学校的管理,增强学校的活力,提高教育质量,正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牵涉到人事、分配等制度的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为了抓好这项工作,我市各级按照上级要求,指导思想明确,态度积极稳妥,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着重抓好如下几个环节:
  一是做好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工作,使各级领导、办学单位和全体教职员工都支持这项改革,增强对改革的心理承受力。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方案是改革的蓝图。校长、教师的聘任、教育经费包干等方案制定得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切实可行,关系到这项改革的成败。而我市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条件、人员素质等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各县区为了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改革方案,都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不少方案都是经几个单位共同协商,几上几下,不断修改完善的。高明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从宣传部、教育局、财政局等单位抽调人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听取各方面人员的意见,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制定出全县经费包干方案;由于方案比较切合实际,在试点的基础上很快便全面铺开了。省教育厅向全省介绍推广高明县的这项改革方案。三是认真选聘好校长。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实行校长负责制,而聘好校长是关键。我市普遍定出了“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办学单位聘任、主管部门审批”的方针。在具体做法上,首先是重视做好办学单位、校长及教师的双向摸底调查,一些地方还采取填写意向表的办法,较好地体现了各方面的意愿,使聘任工作更公正合理。其次是重视做好细致的思想工作。顺德县桂洲镇针对有的校长感到学校问题多、压力大,不准备应聘的情况,分批召开校长座谈会,交心通气,引导校长既要正视目前的困难,也要想到深化改革的前景,同心协力把学校工作搞好。结果,全镇二十九所中小学的校长都愉快地接受办学单位的聘任。各级还重视抓好校长的培训工作。三水县在教师进修学校举办了六期学校管理培训班,已将全县中小学领导全部轮训完毕,为全面推行改革打好基础。四是做好落聘人员的安置。实行校长教师聘任制是用人制度的一项改革,由于目前有关的政策还不配套,落聘人员的安置成了改革的难点;我市各级对这个问题采取十分审慎的态度,严格控制落聘人数。在制定聘任制方案时,都规定了聘任教师的比例,领导不乘聘任制之机卸包袱。注意根据落聘人员的不同情况给出路:对工作态度不好的,教育他们端正态度,找出差距,下决心迎头赶上;对某些不适宜从事教育工作的,则通过有关部门调整到较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去;对工作水平问题的,根据他们的实际能力在内部作适当调整。这样做,保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积极的作用。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瑞虹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