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文化节的联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738
颗粒名称: 豆腐文化节的联想
分类号: K892.1
摘要: 豆腐文化节是中国新增加的节日,豆腐也是中国人的首创,并传遍世界。许多华夏子孙所始料不及的是,外国人把中国古籍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三字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采纳为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之一。
关键词: 豆腐 节日 精华

内容

在节日这个家族中,今年又增加一名新成员——九月十五日的豆腐文化节。 值得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和「四大发明」一样,制作豆腐也是中国人的首创,据说发明者是二千一百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就是修道成仙、连家里的鸡犬也沾光升天的那位。直到明朝永乐年间,豆腐制作技术才开始传入日本,以后相继传往各大洲。成为各国人民的家居常菜。特别是近十多年,欧美人得了「脂肪恐惧症」,纷纷研究中国人的食谱,豆腐更成了风靡一时的席上珍。在制作技术上,他们把手工操作改为机械操作,既可以大规模生产,品种也更加多式多样。这么一来,徒弟超过了师傅,中国人倒过来要向洋人学习豆腐制作技术和引进豆腐自动生产线。于是,有人感慨地说,这是「墙内开花墙外红」啊。 其实,「墙内开花墙外红」的现象,不仅存在于豆腐文化甚至饮食文化,就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许多领域,也同样存在。比方,中国古代书籍浩如烟海,其中不少属于封建糟粕,但也有许多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精华,直到今天依然闪闪发光。外国人很懂得「中为洋用」,把他们认为有利用价值的中国古籍移植过去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孙子兵法》原来是一部军事著作,日本人却把它作为市场竞争学来读;《论语》的内容大多是道德修养,他们却把它应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三字经》是一本古老的儿童启蒙课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中了它「勤有功,戏无益」、「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理」等内容,定为《儿童道德教育丛书》之一。这些,是许多华夏子孙所始料不及的。 在引进、吸收外国文化精华的同时,作为中国人,更有责任努力挖掘民族的文化遗产,既为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服务,也为人类知识宝库增添瑰宝这样,人们就不会再听到「墙内开花墙外红」的慨叹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蔚蓝
责任者
刘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