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魅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704
颗粒名称: 巨人的魅力
分类号: I251
摘要: 周恩来与囚犯廖承志的相遇、相识和拯救。廖承志被张国焘宣布枪决,但周恩来通过严肃的对话拯救了他。文章还描述了周恩来的性格和形象。
关键词: 周恩来 囚犯 训斥

内容

黄河南岸的高原上,一队穿着灰军装却没有戴红星的囚犯,拖着疲惫的步子朝宁夏的预旺堡镇艰难跋涉。他们是共产党员,也是党内斗争的牺牲品;他们是红军,又是红四方面军的囚徒。囚徒的行列中,有位头发蓬乱、脸色灰暗的青年:他是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凯的儿子廖承志。当时廖承志被张国焘当作“反革命”开除出党,由保卫部门押往预旺堡镇。 远处荡起一溜烟尘,几名骑兵飞马驰来。相会时,那些骑兵很自然地勒马减速,惊讶地打量这些奇特的囚徒。同样,囚徒也用淡漠的目光望望路遇的这几名红军骑兵。 忽然,廖承志眼里掠过一道亮,打闪一般。他看到一双熟悉的眼睛。骑在马上的那位清瘦的青年军官虽然留着一脸黑色的大胡子,但那双大而深的眼睛太熟悉,太亲切了,一下子唤起了那些遥远的记忆。他不是父亲的朋友周恩来吗?刹那间,两个人的目光相遇,碰撞出一串火花…… 可是,周恩来的目光忽然闪开,在那些保卫人员的身上一掠而过,翕动的嘴唇抿紧了,脚镫一磕马腹,陌生人一样纵马而去。廖承志眼里燃起的希望之火瞬即熄灭了,为一种绝望和愤慨所替代,无声地垂下头,默默地继续走自己的路。
  晚上,他被传唤到屋外,心里漾出一丝凄凉悲壮之情死神开始招手,因为张国焘已经宣布,今晚对他执行枪决。 然而,戏剧性的场面开始了。除看押者外,他发现多了一名骑兵通讯员。从这名通讯员口中他得知,周恩来叫他去司令部。 屋里坐满人,烟雾腾腾。张国焘也在那里。他身胖体壮,红光满而。相比之下,周恩来显得瘦削文弱。 张国焘当然知道周、廖两家关系亲密,只是事前没得到报告,没有任何迹象提醒他周恩来发现了廖承志,要为廖承志求情。小容张国焘提前处决,周恩来便突然把事情摊开在桌面上了。
  张国焘装糊涂,问:“你们俩早就认识吗?”
  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瞪起眼睛狠狠盯住廖承志,声色俱厉:“没想到你变得这么糟糕!你认识错误没有?” 廖承志一怔,马上又从周恩来那双怒气冲冲的眼睛里看出了深藏的感情。他受到暗示,迅速垂下头,喃喃自语:“认识了……” “认识深刻不深刻?”
  “我、我还要继续认识。”
  “改不改?”
  “改。”
  “不要光嘴上说得好听,还要看你今后的实际行动!我要看你,总政委也要看你,到底是真改假改!” 张国焘挂着红军总政治委员的头衔。他怔住了。还要看今后行动?那自然是不能枪毙了,毙了还怎么改?再者周恩来,还在那里训斥廖承志,而且越训越凶狠,似乎正在替自己办一件事。这一来,他反而不好同周恩来翻脸、坚持马上处决廖承志。 “你先不要走了,就留在这里吃晚饭,吃完饭咱们再说!”周恩来就这么怒气冲冲留下了廖承志。吃饭时他一眼不瞧廖承志,一句不理廖承志,只是同张国焘谈话聊天,笑声不断。张国焘装一肚子心思就是说不出。他本可以抢先一步处决廖承志,而后“懊悔不迭”地埋怨周恩来:“你怎么不早说呢?”他本可以板起脸,堂而皇之对周恩来说:“这个人不能留,他全变了,你不了解。”现在,周恩来用严厉训斥来说明他完全了解。张国焘只好留下人头,以观后效。
  再由此上溯到1910年,在淮安一所小学的课堂里,教师提出一问:“读书是为什么?”
  一位学生答:“为光耀门楣。”
  第二个学生答:“读书为明礼。”
  第三个学生是店主儿子,老老实实说:“为家父读书。”
  回答引起哄堂大笑。笑声渐落,十二岁的周恩来立起身:“读书为中华之崛起!” 谦恭温和的生性与非凡的政治抱负,坚如钢铁的意志和应付党内斗争的高超艺术,集所有这些于一身,构成了周恩来那复杂、生动、颇具魅力的性格。 毛泽东走在河堤上,没有注意掩护其后的周恩来。他昂着头,目光始终望着前方,好象一个声音在向他召唤。他不彷徨,更不左顾右盼。他的脚步是农民式的,两腿有些分开,身体稍向后坐,迈腿不紧不慢,肩背随步晃动。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廖仲凯
相关人物
廖承志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张国焘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