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革命史辞典》词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643
颗粒名称: 《广东革命史辞典》词目
其他题名: (佛山地区部分)
分类号: K827
摘要: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民主革命运动。他曾创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等革命组织,并领导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2年,他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后被迫辞职。此后,他继续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贡献力量,包括在中国国民党中担任重要职务,推动国共合作等。
关键词: 孙中山 政治任务 佛山市

内容

孙中山(1866—1925)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行者。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在日本化名中山樵,后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属中山市)人。1878年赴檀香山读书。1885年归国,后在广州、香港学医。1891年毕业,先后在澳门、广州开设中西药局。1894年抵津上书李鸿章,提出变法自强主张,遭拒后,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次年到香港,成立兴中会总机关,准备在广州起义,事泄失败,逃亡日本。1896年在伦敦被清政府使馆逮捕,后脱险,留居伦敦,寻求救国真理。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失败后继续在国外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该会采用孙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并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此后几年间曾同改良派作斗争,组织发动多次反清武装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12月回国。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2月13日被迫辞职,让位于袁世凯。8月,同盟会等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理事长。1913年7月,讨袁“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1914年7月,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被选为总理。翌年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在广州组织军政府,被推为陆海军大元帅,誓师北伐。次年,被迫辞职,到上海继续撰写《建国方略》,1919年书成。是年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返广东,1921年在广州成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被选为非常大总统。1922年陈炯明武装叛乱,遂退居上海。1923年在广州重建大元帅府,任陆海军大元帅。在中国共产党帮助下,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并创办黄埔军校。是年10月应冯玉祥等邀请,于11月抱病赴京商讨国是。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本栏将陆续刊登有关词目,供读者学习)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