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330
颗粒名称: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其他题名: 中秋节琐话
分类号: K892.1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中秋节的起源和传统习俗,包括赏月、吃月饼和丰富多彩的民间活动。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通过团圆、赏月和享用美食来表达对家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关键词: 中秋绝 月报 赏月

内容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到来了。农历八月十五刚好是秋季中期,故称“中秋”。 “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玉盘般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做“团圆节”。 “中秋”一词,始见于《周礼》。可见中秋节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早在商代,殷人在划分历法纪年中,以春或秋来作纪年,又把春称为“五谷始生”,秋乃“五谷大熟”,故古人在秋收后为庆祝丰收,借祭祀月亮,预祝来年顺景。此后,庆贺“中秋”,便逐渐成了民间节日,并一直沿袭下来。 中秋赏月,在唐宋时期就已盛行。历代文人墨客也有不少吟咏中秋的名篇佳句。“八月中秋月正圆,送君吟上木兰船。”这是唐代诗人韦庄赞美中秋之夜的诗句。而宋代大词人苏轼的中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世世相传,成为千古绝唱。人们还以自己丰富的想象,编造出许多美妙的故事,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这些故事,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人类向往自由、征服宇宙和探讨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中秋之夜,明月高挂太空,清辉洒满大地,千家万户在庭院、楼台、地坪摆起月饼、柚子、炒田螺、芋头、花生等礼品来供月,全家老少围坐一起吃月饼、剥果品、吮田螺,赏月抒怀,共享天伦之乐。
  在珠江三角洲一带,中秋节的民间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有灯会、故事会、歌舞晚会、猜灯谜、舞龙、划龙舟等,为人们增添节日情趣。 中秋吃月饼,在我国城乡乃至海外侨胞,均有此习俗。月饼,据说在唐代就有出现,宋代颇为盛行。宋代大诗人苏东坡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中秋吃月饼的传说有好几种说法,但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军将领刘伯温组织起义时,把起义的小字条夹在饼子里相送,约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举行反对元朝统治者的起义。从此,人们每到中秋节,就要吃月饼,以纪念这一人民群众的斗争节日。这样,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就一直相沿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细。现在的月饼,品种繁多,风味各地不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麦良全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