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成为台商投资热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234
颗粒名称: 厦门成为台商投资热点
其他题名: 开放改革赋予生机和魅力
分类号: F127
摘要: 厦门作为中国的开放城市,吸引了大量外资和台商投资。一些企业和事业在厦门的发展展示了改革开放的成果。例如,厦华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第一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厦门的开放还表现在建设机场、引进国际银行等方面。厦门在九十年代进一步加强开放,推动了深水泊位和大桥、火电厂等项目的建设。
关键词: 厦门 投资热点 改革

内容

据新华社报道:在全国14个计划单列市中,厦门的土地和人口都是最少的;在全国最早的4个经济特区中,厦门也是唯一一个在老市区里搞特区的。但今天的厦门,却显示出异常的生机和活力。去年,厦门吸引的外资总额已首次超过深圳。今年,厦门又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批批台商。记者在厦前后,恰逢台湾绩优企业投资考察团、台湾大陆工商企业考察团、台湾中小企业协会大陆经贸考察团等先后来厦。据称,台湾名列前50名的大企业都直接或间接来此探路。厦门,已成为90年代中国开放的一个热点。
   厦门的开放证明了什么?一些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和事业对此作出了各自的回答:
  1985年底才开业的厦华电子企业有限公司,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走出了一条白手起家、向高科技和高效经营管理要速度的辉煌的路,现在的年总产值已逾10亿元,产品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被国家确立为第一家机电产品出口的外资企业。厦华电子工业城,成了厦门开放改革的样板和象征。
  1985年8月兴建的三德兴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台商独资企业,企业大门口嵌着的字颇能体现其经理的风格:“忠孝传家,仁义为人,勤俭起家”。该企业自投产后,销售额连年翻番,固定资产也由最初的50万美元激增至现在的900万美元左右。投资者高新水先生现在不仅开始进军厦门的房地产业,搞台湾工业园、台湾山庄等,准备放手大干一番事业,还积极介绍和引进大批台商,三德兴公司也因此被戏称为厦门市政府的“第二外资局”。
  1982年建设的厦门高崎机场也是厦门人的骄傲。厦门虽然在1928年就有了机场,但1949年后就荒废了。没有机场,何以开放。当时的福建省领导人作出决断:勒紧裤带也要修建机场。结果,他们枳极利用外资,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修成了机场。有关方面认定这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非常成功的范例。当时设计,到1990年度,机场运送旅客可达30万人次。 银行云集是厦门的一大经济景观。1985年11月,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合资银行。此后,香港汇丰银行、集友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美国建东银行、标准渣打银行、法国里昂银行等陆续在此设立分行,一些国际银行还在这里设代表处,而且几乎家家盈利。…… 迈入90年代,厦门的开放热还“升温”。东渡码头的深水泊位开始兴建,高集海峡大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0%,发电60万千瓦的嵩屿火电厂首期工程也破土动工,世人瞩目的海沧台商投资区勘探钻机正轰轰作响……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厦门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