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铣床旁绞心血的“老黄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8170
颗粒名称: 在铣床旁绞心血的“老黄牛”
其他题名: 优秀共产党员何大智素描
分类号: J224
摘要: 本文讲述北江机械厂模具分厂的铣床工老何,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通过自学和努力,他改进了机具和设备,提高了工效和节约了原材料。他婉言拒绝了外面的邀请,专拣重活和难活来干,并捐献了自己的奖金并借出了六千元帮助企业。他的行为被誉称为“老黄牛”,展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
关键词: 铣床工 技术革新 何大智

内容

尽管这名铣床工年岁只是四十出头,可北江机械厂模具分厂的职工都誉称他为「老黄牛」。因为,他没有炫耀自己儿年来荣获的一大堆衔头——市和城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生产者,城区劳动模范以及市和城区的人大代表,而是长年累月在平凡的岗位上付出大量的心血。
  何大智正视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因而多年来自费订、购或到市图书馆借来多种科技杂志和书籍,业余刻苦自学,为改进自己的操作技艺,革新设备。他经常利用晚上和节假日的休息时问回到车间里,一头扑在铣床上加〓加点,不断钻研和摸索规律性的东西。仅据一九八七至一九八九年的统计,老何在分厂下达年度二千四百四十八个工时的基础上,竟分别完成八千二百四十、八千四百四十二和一万零三百个工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老何近此年来每年实现的技改项目。就有八个之多。他在铣床上改革机具后,每次装夹的加工小零件从二件增加到八件:加工大面积零件时,别人需要走二刀,而他只用一次走刀就能完成。他利用闲置的十设备改造成双头同时镗孔的专机,使一般工人加工注塑机模板的工效都能从每班原来的三件增加到二十五件。近五年来,老何开展技术革新所节约的以钢材为主的原材料就有五千余公斤,折人民币十五万多元〓提高工效而节省工时三万多个,增益三万多元。
  老何时刻牢记自己是个共产党员,因而在技改中一不为名二不图利。有人看重他的技术而拉他一起去外面「炒更」,他一次次地婉言推辞。他不仅专拣重活〓难活来干,而且近几年应补的七十多天假期一天也不要。有次,为了保证任务的完成,他花五十多元买来一把大钻头〓过后作为公用工具。他看到企业近两年多来资金困难,便把自己的二百元劳模奖金捐献给分厂,并借出了六千元。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华辉
责任者
何大智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