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苏首战看中国女排的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598
颗粒名称: 从中苏首战看中国女排的变化
分类号: G8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女排在中苏女排比赛中以3:0获胜,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的精神和快攻打法的威力,发球技术也有所提高。尽管苏联队的后排强攻仍具威力,但中国队已能够有效地减弱其杀伤力。相比两年前在汉城奥运会中的表现,中国女排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
关键词: 佛山报 中苏女排 中国女排

内容

8月27日晚,中苏女排展开激战,双方都为抢占“有利地形”而尽遣主力上阵。从三局比赛看,苏联队的后排强攻具有很大的杀伤力,但中国女排的快攻更令对手心寒。
  中国队此役以3:0取得了胜利,三局比分却都是仅以2分之差险胜。可以说,双方实力均等,各有所长,中国队并无优势可言,取胜的关键在于临场的发挥。
  从这场比赛可以看出,中国女排较两年前汉城奥运会时有了较大的进步。
  首先是比分领先时不骄躁,落后时不气馁,很有点老女排的味道。这种顽强精神是近两年来所罕见的。三局鏖战,中国女排胜来极度艰苦。特别是后两局,中国队的比分大部分时间都落后于苏联队,两局比分曾以5 : 10落后,中国姑娘们并不因此而泄气,而是以极大的耐心死死地缠着苏联队,直至把比分追回来。这种死缠烂打的精神在这场比赛中起了决定胜负的作用。大家都不会忘记两年前在汉城奥运会中,中国队有一局曾以0 : 15惨败于苏联队,这种结果正是缺乏顽强斗志所造成的。
  发挥了快攻打法的威力。这是中国队获胜的另一个原因。记得小组赛中,南朝鲜队的主教练李昌浩曾说过,中国队的胜负关键在于“李月明和巫丹的水平发挥”。中国队战胜苏联,李月明和赖亚文的快攻起了很大作用。她们的漂亮快攻,打乱了苏联队的阵脚,扯开了苏联队的防线。不仅快攻频频得分,而且使李国君和郎平的强攻威力也显示出来了。
  中国队的发球技术也有了提高。三局比赛,仅是李国君和苏惠娟两人的发球,直接得分起码有7分之多。苏联队后排强攻的威力减弱与中国队的发球有很大关系。近几年,苏联队的“镇山宝”是后排强攻。由于后排强攻的攻击路线广,落点多,加上苏联人身高力大,因此各队对其后排强攻望而生畏。中国队近两年来屡屡败于苏联队,原因就在于对其后排强攻束手无策。现在,中国队虽然还未能很有效地抑制苏联队的后排强攻,但是已令其杀伤力大为减弱。对中国队来说,苏联队的后排强攻已不再是不可战胜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黎永成
责任者
李昌浩
相关人物
李月明
相关人物
巫丹
相关人物
赖亚文
相关人物
郎平
相关人物
李国君
相关人物
苏惠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