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变迁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460
颗粒名称: 祠堂变迁记
其他题名: 高明新墩村纪事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新墩村将祠堂改造成文化室,村民们在这里学习农科知识,传播科技文化,改变了过去迷信的做法。村民们通过学习水稻高产种植技术等,提高了产量和收入,生活越来越富裕。这个变化让人们认识到科学和文化的重要性,推动了村庄的发展。
关键词: 佛山报 祠堂 变迁

内容

夜幕下,西江河水在高明县境内静静地流淌着。
  西江河畔有一条村,叫新墩村。村里有一间祠堂叫“宏培太祖公祠”,千百年来,逢年过节,或者村里遇上什么大事,村民总要在这里焚香祭祖,祈求神灵保佑。可是几年前这老规矩却改变了,祠堂成了文化室.一些迷信的老人捶胸顿足地说:“祖宗会惩罚你们啊!”几年过去了.这可怕的预言不但没实现,新墩村反而越来越兴旺,村民也越来越富有。
  一个仲夏之夜,我们来到新墩村“宏培太祖公祠”。只见祠堂内灯火通明,上百村民在这里读书、看报、下棋、聊天。祠堂门前,10多个村民围着一张木台,正津津有味地听镇农科员黎敏初讲授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位打着赤膊、只穿一条“牛头短裤”的村民突然发问:“初叔,我们村的黎超良今年早造亩产618公斤,全县第3名,听说他是你教出来的,有什么秘诀呢?”初叔卷起一支“大炮”,悠悠地说:“无他,一靠良种,二靠植宝素,三靠种绿肥改良土壤。”他接着从晒田、浸田,科学杀虫、合理施肥等方面介绍水稻高产种植技术。村民们无不点头称是,纷纷遨请初叔到田头指导。
  进入祠堂,只见祠堂的遗迹尚在。但内容却更新了。神台上原来摆设神位的地方,如今摆着一块学文化、学技术用的大黑板。正厅横排着几张木台,村民们正在看书读报,交流致富经验。左边一位村姑正在静静地阅读《佛山报》的“致富之路’专栏;右边一位老太太坐在收音机旁,正听得有滋有味.我们走过去和老太太聊了起来。这位姓黄的老太太丈夫早逝,一个人辛辛苦苦拉扯着儿子,生活十分艰苦。她常常在家里或到祠堂求神拜佛,希望早日脱离苦海。但是拜神拜了许多年,她始终无法摆脱贫困。改革开放后,她和儿子承包砖厂和鱼塘,逐渐富了起来。她仍然以为这是祖宗保佑。当她知道村里把祠堂改成文化室时,心里很不高兴。1988年,西江河发大水,眼看就要象过去一样水浸全村了。黄老太太心想:报应来了。于是,她和九十名妇女一起登上河堤,撒米饭、献靓酒、奉佳肴、祈求祖宗和龙王保佑。但她们的举止并没有使水位下降,最终还是靠广大村民同心合力,采取开沟导渗,加高低洼基段等方法,经十个昼夜奋战,战胜了洪水。这件事教育了黄老太太和村民,大家学科学,学文化的热情日益高涨。由祠堂改成的文化室成了新墩村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场所。黄老太太和儿子在这里学习塘鱼高产养殖技术后,塘鱼亩产提高了150多公斤,去年全家纯收入2万元,成了村里的富户之一。
  村长关保祥告诉我们,祠堂变成文化室后,村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们每天晚上都要在这里坐一坐,看一看,就连过去反对改祠堂的人也晚晚到这里活动,镇农科员定期到这里上课,传授农科知识。许多农民靠科学种养富了起来,去年全村人平收入达1600多元,成了县里的富裕村。
  夜深了,我们走出了祠堂,回望着这灯火通明的地方,心中不禁感慨万千:祠堂,本来是农民心中的“圣地”。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农民在各自的祠堂里顶礼膜拜,祈求生活安宁,家庭幸福,但现实却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现在,他们在这片古老而残旧的废墟上,重建了一块现代文明的圣地,那就是科学与文化。或许,他们对这块圣地还很陌生,但他们毕竟建了起来,迈了进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梁海坤
责任者
赵彪
责任者
赖锦浩
责任者
黎超良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高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