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的周恩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308
颗粒名称: “文革”中的周恩来
分类号: I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在“文革”中努力保护干部,同时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农村政策和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推动整顿企业管理,恢复和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企业发展。在农村方面,他纠正了一些“左”的政策,恢复了按劳分配原则,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他还努力恢复文教科技部门的正常工作,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提高科学水平。
关键词: 周恩来 文革 企业管理

内容

在反对极左的同时,在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农村政策,重视教育和科研工作,发展对外经济等方面都作了不少工作。1972年2月5日,周恩来指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乱得很,要整顿。这是首次提出整顿的主张。据此,全国计划会议起草了文件,提出企业要恢复和健全岗位责任制等七项制度,要抓产量、品种、质量等七项指标。这个文件经周恩来主持讨论定稿后,建议由国务院提请中央批转下发。但由于张春桥作梗,没有能发下去。在实际工作中,周恩来把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放在议事日程上来加以解决。1971年12月15日他对援外飞机的质量不合格问题作了批示,和叶剑英亲自抓军用飞机质量问题。他指出:质量问题是路线问题。1972年1月,鉴于汽车生产质量下降,他请余秋里抓这个问题。四五月间又连续抓了出口罐头、衬衣、照相机和部分日用工业品的质量问题。这些,推动了许多企业恢复和加强质量管理,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整顿。10至11月间,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财政部、农林部召开加强经济核算、扭转企业亏损的会议,解决林彪一伙鼓吹“政治可以冲击一切”所造成的经济工作混乱状况,明确提出政治工作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
  农村方面,也注意纠正一些“左”的政策。1971年12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针对当时农村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普遍存在分配不兑现,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的状况,要求各地不要硬搬照套大寨的管理办法;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强调农业要全面发展,不能把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规定了有利于集体增产、个人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和使分配兑现的一些具体政策,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周恩来还努力恢复文教科技部门的正常工作。他说:“否定一切,不一分为二,这是极左思潮,不是毛泽东思想。”“那些把书都烧了的,还不是受极左思潮的影响?”“极左思潮不肃清,破坏艺术质量的提高。”1972年7月1日他会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时,对于杨振宁提出的我国应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建议,表示赞同。不久,他对北京大学校长周培源说:要把北大理科办好。提高基础理论水平,这是我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就要扫除,有什么钉子就要拔掉。9月,他写信给张文裕、朱光亚,强调科学院必须把基础科学和理论研究抓起来;同时,又要把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结合起来,这件事不能再迟了。10月,他提出,有发展前途的青年“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直接上大学”。这是“文革”以来第一次提出的富有胆识的主张。
  (十三)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