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隘的大理天生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255
颗粒名称: 险隘的大理天生桥
分类号: U4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洱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湖,其泄水河道为西洱河。天生桥是一座形势险要的桥梁,由一块巨石形成,是沟通南北两岸的天然桥梁。当地白族老人讲述了一个关于天生桥来历的动人传说。历史上,这里两岸绝壁深堑,只有天生桥作为唯一的通道,相传这里是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随着历史的推移,这里发生了许多变化,包括滇缅公路的修建、两座大桥的建成和一级水力发电站的建立。
关键词: 大理市 桥梁 天生桥

内容

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首府大理市北面,有一个方圆五百里的高原淡水湖洱海,它是云南的第二大湖。它的泄水河道名西洱河。从西洱河口往西二公里许,有一座形势险要、分隔云岭山脉和哀牢山脉的天生桥。所谓天生桥,是一块天然的巨石,卡在奔腾咆哮的西洱河上空,形成一道沟通南北两岸的天然桥梁。
  关于天生桥的来历,当地白族老人向我们讲述了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大理海子里有一条大黑龙,因为丢失了一件宝袍,一怒之下,把洱海的海尾(即出水口)堵塞起来,这样,洱海水位便越涨越高,毁了许多田园房舍,人民啼饥号寒。这时,有一位白族妇女的儿子自告奋勇,愿意入海为民除害。
  那男子戴铜龙头,手脚套上铁爪子,口里衔着一把尖刀,背上缚着三把尖刀,两只手里还各拿一把尖刀。当他纵身往大海里一跳时,竟变成了一条小黄龙。小黄龙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在大海里与凶残的大黑龙殊死搏斗了三天三夜,终于降服了大黑龙。大黑龙无处可逃,便从江风寺下面的大石岩上钻了个洞向澜沧江逃去。这个岩洞便是当今天生桥下的泄水洞。当然,这只是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究其因,是由于西洱河水长期对苍山片麻岩的冲蚀作用,形成了泄洪道和河道上未被冲蚀的巨岩即天生桥。
  历史上,这里两岸绝壁深堑。汹涌奔腾的西洱河两岸,只有这座宽仅数尺、长约丈余的天生桥作为唯一的通道,素有“天威径”之称。我们身临其境,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相传这里就是当年汉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地方。历史上天生桥畔立有碑刻,上有“汉诸葛武侯擒孟获处”几字。
  站在天生桥上,尖厉的风声响彻耳畔。原来,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首的下关风,便是冬春季节从印度、孟加拉湾吹来的季风,经这个狭谷长驱直进下关而成,最大风力时达到10级!
  随着历史的推移,这里发生了比神话更为动人的变化。筑路工人在天生桥南凿通了悬崖峭壁,铺筑了直达中缅边境的康庄大道——滇缅公路;西洱河河面上。横跨着雄伟的黑龙桥与新桥两座大桥;1984年前后,在天生桥旁边,建成了宏伟的一级水力发电站。每当入夜,首部闸门里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仿佛如江上水晶宫,与古老险窄的天生桥相映成趣。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岩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大理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