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载义耕不图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7222
颗粒名称: 八载义耕不图报
其他题名: 记杨梅镇茶山管理区民兵排长李细巨
分类号: K82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李细巨是高明县杨梅镇茶山管理区的村民兵排长,他八年如一日地义务帮助独洲村村民李高居夫妇耕种责任田,不图回报,受到干部和群众的赞扬。为了种好李高居的责任田,李细巨费尽了心血,甚至损失了自己的稻谷。他的高尚品德感动了李高居的女儿,她表示永远不会忘记他的恩情。最近,李细巨被市委宣传部和佛山军分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关键词: 高明县 李细巨 人物

内容

高明县杨梅镇茶山管理区牛扣村民兵排长李细巨,只讲奉献,不求索取,八年如一日义务为独洲村村民李高居夫妇耕好责任田,受到干部,群众的赞扬。最近,他被市委宣传部、佛山军分区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1982年初,茶山管理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独洲村村民李高居夫妇分到了两亩三分责任田。但是他们已年过六旬,膝下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也远嫁到别处。对此,李高居忧愁满腹:种吧,唯恐力不从心;不种吧,别说交公粮,就连自己的口粮也无着落。李细巨知道这个情况后,主动登门对李高居夫妇说:“我虽然拿不出钱物来接济你们,但我能帮你们出点力气,种好责任田。”从此,李高居的两亩多责任田,从播种、办田、插秧、施肥、灌水、除草、杀虫到收割,样样都是由李细巨帮忙做的,八年多来从没有间断过。
  为种好李高居的责任田。李细巨费尽了心血。1987年初春,天气阴冷,茶山管理区很多农户的秧苗被冷死了,李高居家的秧苗也难逃厄运,剩下没有被冷死的,大都长得稀稀拉拉,弱不禁风。为使李高居能有个好收成,细巨从三公里外用单车把自己的秧苗运来插到李高居的田里。他自己家的田不够秧苗插,就和爱人一起到处去拾别人插剩的秧苗,拾到多少就插多少,有一块田竟然插了三个不同稻种的秧苗。
  1986年夏秋的一天早上,李细巨把稻谷晒开后,就去独洲村帮李高居晒谷、插田。中午时分,突然乌云密布,李细巨赶紧去帮高居伯收好稻谷,然后才赶回家收自己的。谁知刚收了一半,大雨就夹着狂风铺天盖地下了起来。一会功夫就把李细巨还没有来得及收起的稻谷冲出了晒场外。有一年夏收时节刮台风,李细巨抢着在台风到来前为李高居收割好稻子,而自己却有一亩多的稻子被台风刮倒,浸泡在田里。后虽经李细巨冒雨到田里割了稻子,把湿稻谷放在锅里一点一点烘干,减少了损失,但还是有50多公斤的稻谷发了芽。
  面对这一次次的损失,李细巨的妻子心疼地掉下了眼泪,每当这个时候,李细巨总是安慰妻子说:“我们家责任田多些,损失一点影响不大,要是高居伯家受损失,他老人家的口粮就会成问题。”
  山区的田很分散,李高居的两亩多责任田就分布在七处地方,相距最近的也有一公里,给田间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倘若遇上天气干旱,那就更麻烦了,李高居有几块田几乎每造都要戽水灌溉几次。李细巨就与妻子一道逐块田戽水灌溉,戽足了一块,再去戽另一块。尽量不使李高居的责任田因天旱而遭受损失。每逢农忙,为了不误农时,李细巨和爱人更是起早摸黑地抢种抢收。原先,李细巨每年都利用农闲时到外面搞副业赚点钱,后来承担了李高居的责任田后,担心妻子一个人难以把田间管理工作做好,影响高居伯的收成。就再也没有外出搞副业了。一些人对他说:“你为了帮高居伯种好田,影响了自己搞副业,比别人至少少了几千元的收入,你不感到吃亏吗?”李细巨听了,只是一笑了之。
  李细巨八年如一日义务帮助李高居种好责任田的高尚品德,受到群众的赞扬,也深深地感动了李高居的女儿,当她回娘家听父母说起李细巨帮耕助种的事后,感激地对李细巨说:“你对我父母的恩情厚德,我今生今世也不会忘记。”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细巨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高明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