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唐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6990
颗粒名称: 佛山“唐花”
分类号: K892
摘要: 本文描述了佛山花匠和花农通过控制栽培促使花朵在非自然花期开放的培育方法,形成了一个多种不同花期的齐放景观,受到人们的喜爱。自宋代开始,我国就有控制花期促成现花的技法,其中一种称为“唐花”,利用温室烘焙熏治花朵。明代时期,佛山花匠采用纸窗密室增温通风的方式栽培花朵,已经意识到适应不同植物寒温条件的重要性。清代时,佛山的“唐花”更加繁盛,花匠通过冬季栽培春花,并在花市上销售,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古时候,佛山人将“唐花”称为“堂花”,在新年期间彼此互赠,以桂花和金桔为主,形成了花香四溢的盛景。清末民初,佛山的花市逐渐形成,人工促成的花朵在市场上供应,形成了繁华的花市景象。
关键词: 佛山市 花匠 花农

内容

佛山的花匠、花农,通过控制栽培促成现花的培育法,使一个高雅素洁,一个绚丽多姿的不同花期的“非时之品”,同时齐放,受到人们的赞赏。
  据考,花卉人工促成栽培法,我国早在宋代已有出现,当时称“唐花”,又称“煻花”煻是烘焙的意思,是经过暖房烘焙熏治的花。宋书《齐东野语》中说:“凡花之早放者,粪之以牛溲,人尿,硫黄,尽培溉之功,然后置沸汤于坎中,少候,汤气熏蒸,则扇之以微风,盎然胜春融淑之气,不数朝而花自放矣”对这种控制花期促成现花的技法,在当时来说,实是难能可贵。
  明代,佛山花匠用纸窗密室增温通风的栽花法更盛极一时,《花经》一书中还指出:“唯桂花与它花要求条件殊异,盖桂必凉而后放,法当置之暑气不到处,鼓以凉风,竟日乃开。”说明当时的花匠已认识到要适合不同植物寒温要求的特点。
  清代,佛山“唐花”更旺,有诗说:“大街明月花担回,灯火人从菜市来。最是唐花偏烂漫,却烘密室借春开。”花匠于冬月烘开春花,每得善价。
  古时,佛山人也有称“唐花”为“堂花”。据《岁时记》解释说:“每至新年,互相馈赠。桂花呈艳,金桔垂黄,满屋芬芳,温香扑鼻;三春冶艳,尽在一堂,故又谓之堂花也。”
  清末民初,佛山开始设有花市,一种花市并不是鲜花集散地,《岁时记》说:“乃妇女插戴之纸花,非时花也。花有通草、绫绢之类,颇能混真”,真正的时花花市,每到开市之时,花农荷艳担香,其中不少人工促成栽培的“非时之品”,荟萃一地犹如“花海”一般,确有一番盛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维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