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在他身上闪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6792
颗粒名称: 雷锋精神在他身上闪光
分类号: D64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吕润是顺德公路分局容奇渡口所所长,他以雷锋为榜样,坚持助人为乐,不计得失,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并举出了两个实例.
关键词: 吕润 雷锋精神 榜样

内容

顺德公路分局容奇渡口所所长吕润,以雷锋为榜样,坚持助人为乐,不计得失,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他乐于助人的事例,就是雷锋精神的写照。
  (一)
  罗定县谭三妹最近寻回了阔别40多年的亲人时,十分激动地说:“我这次能寻到亲人,实现了几十年的心意,全靠吕所长的鼎力相助,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事情是这样的。
  谭三妹原籍是顺德桂洲镇人,在日本侵华时,顺德沦陷时期,由于生活穷困所迫,被卖到罗定县给人做“妹仔”,长大后在当地结了婚。解放后,为了寻找亲生父母,曾多次去信顺德容桂地区,但都由于地址不详而退回,使谭三妹思念骨肉亲人团聚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不能实现。
  今年三月间,她写信给顺德公路分局刘春同志(因谭养母过去曾在刘春家里当过保姆),要求他协助寻找自己的亲人。刘春接信后,便将谭三妹提供的地址,父亲姓名等,一五一十地告知吕润,委托他寻找。吕润以满腔的热情,急他人之所急,解他人之所忧,不顾年老多病,骑上自行车东奔西走,查遍桂州镇附近居委会和老居民,几经周折,终于在桂洲镇石狮巷查到了谭三妹的长兄、大姐等亲人(父母已去世)。
  谭三妹接到消息后,在其儿子、女婿的陪同下,来到容奇渡口所找吕润。正好那天天不作美,下大雨,吕润因病在家休息,然而他接到渡口所的电话后,不顾自己的病体,立即返回渡口所。见面后,他拿出10多元雇请了一辆三轮机动车,载着谭三妹等人一起前往桂洲镇石狮巷与离别几十年的胞兄、大嫂等亲人团聚。
  (二)
  澳门同胞李祥仔,出生在澳门,年幼时曾随父返过一次祖家——顺德桂洲镇,朦胧中记得祖家附近有一座“炮楼”,详细地址早已遗忘了。父亲去世以后,他常惦念着“寻根问祖”。可是40多年一直与祖家失去音信联系,依稀中仍记得已去世的祖父母姓名,而其他亲人的姓名一个也记不起来。几年前,他曾回到桂洲寻找,但无法找到祖家亲属。后来通过同事的关系,找到解放前在桂洲农村做过地下党工作的老党员黄哲君,要求他协助寻找亲人。黄哲君经过查访,仍毫无结果,这时他想起了吕润在解放初期任过乡长,便在今年三月找到吕润,将李祥仔要求寻找亲人的详情向他介绍,委托他协助查访。吕润二话没说,愉快地接受了在一些人看来是“份外”事的寻人任务。第二天吕润骑上自行车到桂洲镇细滘村与当地干部村民进行座谈查访,问遍了附近的老人,经过半个多月的细致查访,终于查到了李祥仔在乡下的叔父和堂兄等亲人。李祥仔的亲人心情激动地对吕润说:“祥仔的父亲去世后,已40多年无音信了,想不到自己的侄儿通过你的热情相助,找到我们,我们真不知怎样感谢你呀。”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彭亚顺
责任者
徐世坚
责任者
吕润
相关人物
谭三妹
相关人物
刘春
相关人物
李祥仔
相关人物
黄哲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