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临上海散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6790
颗粒名称: 重临上海散记
分类号: C912.81
摘要: 本文记叙了作者重临上海后的所见所闻,包括新旧交替的城市面貌、街头景象和城隍庙商场等。文章通过描述上海的变化,展现了这个城市在近年来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景象。同时,文章也描绘了上海的传统文化和特色商业,例如城隍庙商场和各种小商店,表现了上海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上海 城市面貌 街头景象

内容

已有好些年没去上海了。今夏重临,自是格外兴奋,旅途的劳累也随之消除,可心中老是在想:如今上海是什么样子呢?
  旧貌新颜
  走出气势非凡的上海新火车站,顿觉豁然开朗,眼前一派繁华景象。尽管人群熙攘,车辆穿梭,但一切显得井井有条……这与我前两次到上海所见到的旧车站相比,情况大为不同,真有天壤之别。
  进入市区时,我注意到:旧时遗留下来的狭窄马路和低房陋屋,依然显得那么拥挤、那么喧闹……不过,近年来上海大兴土木,修路筑桥,还新建了不少高层建筑使其面貌有所改观。
  记得五十年代我初次到上海时,即为那时最高的国际饭店(24层)所折服,可是如今超过该饭店的高楼就有数十幢,如高达42层的新锦江饭店和目前上海最高的新建筑48层的上海商城,等等。而且这些新建筑很有气派,多姿多态,让人从中看到上海的进步和美好的未来。
  街头掠影
  我抽空到最热闹的南京路去走走。在这条长达十余里、横贯市中心区的马路上,大饭店、大商店林立;顾客如云,行人如鲫,使你有“哥哥行不得也”之感。幸好交通设施和管理得到改善,已不再象过去那样人车混杂、险象丛生了。
  南京路上人虽多,但比较干净。原来,在这里乱扔废弃物是要被罚款的。我在一家商店门口,就看到有两位顾客因把烟蒂扔地而不得不各交二元罚款了事。我想,此举对保持公共卫生不无好处。
  街头的另一番情景引起我的注意:在各交通要道、车站等处,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头戴鸭舌帽、身穿黄上衣的老年男女,正在认真负责地协助民警维持秩序。尽管烈日当空,他们仍兢兢业业地执行任务。据说,这些人大多是退休老工人。
  逛城隍庙
  上海的名胜古迹不多,逛老城隍庙也就成为一个节目了。因为这里不仅有始建于1559年的豫园,还有闻名遐迩的专售各类小商品、土特产的商场。
  于是,我又来到了城隍庙。走进商场大门,只见那士拐八弯的羊肠小道两旁,商店依次敞开,商品琳琅满目,顾客摩肩接踵。这里的商号也颇有意思,如“松云楼”、“满园春”,“绿波廊”餐厅、百花手帕店等等。这个商场对顾客之所以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是由于它在“特”和“小”字上狠下功夫。
  我跨进一家门面只有二十多平方米的虹光钮扣店,柜内摆着五颜六色、大小不等的各种钮扣,约有七百余种之多,真叫人眼花缭乱。我又漫步于经营各种类型手杖的万里手杖商店。其中最高价的每支竟售180元。这些商店做的是小生意,但因其“特”,很受顾客的青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含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上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