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番风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6778
颗粒名称: 别有一番风流
其他题名: 记走马营火车站职工二、三事
分类号: U29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广三线铁道线上,有一个连发信、汇款都要跑5至8公里路的小站,它就是铁路佛山车务段走马营火车站。这个小站里的职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有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苦与乐。他们为了千万个旅客的旅行安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连续六年被评为分局红旗车站和“标准中间站”光荣称号。
关键词: 广三线铁道线 职工 旅客 旅行 岗位

内容

在广三线铁道线上,有一个连发信、汇款都要跑5至8公里路的小站,它就是铁路佛山车务段走马营火车站。这个小站里的职工在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有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苦与乐。他们为了千万个旅客的旅行安全,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连续六年被评为分局红旗车站和“标准中间站”光荣称号。本文向读者介绍的仅是走马营火车站职工的二、三事。
  (一)
  走马营火车站是铁路佛山车务段六个中间站中最偏僻的一个小站,全站职工十三名。站长是被人称为“大春哥”的吴沃春。
  吴沃春今年五十二岁,家住佛山市。一九八四年从湖南调任该站站长至今已整整七个年头了。在这七年中,经他培养入党及走上领导岗位的青年就有九名,而他却一直默默工作在与闹市无缘的小站。有人曾劝他说:“老吴啊,人生变幻莫测,何不趁在位时找领导说几句好话,调回佛山度过几年,好找个归宿。”他听完后总是莞尔一笑,说:“我舍不得离开这帮与我共事的小伙们。”
  提起吴沃春对青年职工的培养,人们无不伸出拇指夸他是一位好站长,青年的良师。
  为了使这帮青年职工安心和搞好工作,几年来,吴沃春沥尽心血从,青年职工的生活到家庭,从学习到工作都无不挂在心上。去年,站里有位职工的爱人患子宫瘤,住进了佛山地区医院,为了解除该职工的精神负担,他冒着雨带领休班职工前往医院慰问,并委托自己的爱人前往医院护理,送汤送饭。在日常工作中,由于该站作业量少,夜班工作往往是单独作业的多,不少青年职工觉得不习惯。为解除青年职工当夜班的寂寞,他经常跟班作伴,帮青年职工处理一些日常业务上的难题,既使职工提高了业务素质,又减少了他们的孤独感。一次,他为配合段抓好安全标准化作业检查,连续七个晚上与青年职工一起当班,使青年职工深受感动。七年多来,吴沃春先后利用晚上时间与职工一道当班作伴达二万六千二百多小时,等于多当了三年班。
  (二)
  有人说:“青年人的烦脑,莫过于失恋。”该站青年值班员,共产党员王福春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今年二十六岁,在人的一生中,可是个青春年华的年龄。在走马营车站的几年工作中,他的成绩可算得上佼佼者。去年十二月十日,有近二百名四川、贵州来的民工在走马营火车站附近发生斗殴,他挺身冲入斗殴群协助公安人员制止了事件的扩大:同年九月二十五日,他当班接三五六次客车通过走马营火车站时,发现有一男青年旅客攀悬在五号车厢门外,立即通知车长停车,防止了路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然而,身材标致的他,虽在工作上作出了令人钦佩的成绩,但在婚缘问题上却经受了许多的“磨难”,所谈的对象都因为他的工作环境差而一个个与他“告吹”了。前年,他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女技术员,可对方了解到他是在走马营车站工作的,屁股一拍吹了。然而婚姻的挫折没使小王屈服,更没因自己工作在这样的环境而打退堂鼓,而是把主要精力默默放在一心搞好行车安全工作上。
  王福春公而忘私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爱神”,一位家住车站附近而工作在外的姑娘悄悄地爱上了他。经过多次接触、相互了解,共同的理想使他们于今年五月十四日成为了美好的一对。·王新贵·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王新贵
责任者
吴沃春
相关人物
王福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