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志气不可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5703
颗粒名称: 民族志气不可丢
分类号: D6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石湾陶业代表陈富因为受到外国人的轻视,开始研究电瓷和耐酸陶器。在不断努力和康新元教授的帮助下,他成功研制出耐酸陶器并获得南京实业部的产品合格证,实现了民族工业的振兴。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只有拥有爱国之情才能大长民族志气。
关键词: 陈富 石湾陶瓷 电灯局 德国工程师

内容

话说旧时石湾陶瓷行业有位姓陈名富的人,自小聪敏,善于钻研,行家中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研究社」,也有人叫他做「锄头富」,取挖掘之意。
  陈富自小在父亲开设的「大记」陶店学艺。一九一七年,广州市开办电灯局,所需的电瓷都是由德国进口并聘有德国工程师。
  有一次,陈富将自己制造的产品,拿去电灯局推销,岂料那个洋人工程师傲慢地说:「中国不能生产电瓷」。一口回绝了。
  过了十多天后,广州电灯局派了两人来石湾找陈富说,你可以再拿产品去试验,如果合格就给你订货。
  他的产品经过用压力机试压,用蒸汽试吸水率,用蓝水试渗入度,均认为可用。于是局方取出了十多种高压瓷样本,定做三百多件,要求三个星期内交货,质量要求很高,误差不能超过百分之二。
  陈富签约后经过十多天赶制便完成了。验收合格,局方满意,使那个傲慢的洋人工程师瞠目结舌。一九二五年陈富在中山大学康新元教授的帮助和鼓励下开始研制耐酸陶器。有一次康教授对陈富说,硫酸是化学工业之母,我国各地现在正陆续兴办制酸厂,今后一定需要很多的
  耐酸陶器。他鼓励陈富研究耐酸陶器。
  陈富将外国产品反复研究,掌握了耐酸陶的有关知识,后来便得出一套从陶质、制坯、煅烧的技术。于是第一批耐酸陶器试制成功了。但由于当时有关使用厂家认识不足,不放心使用。直至一九二0年开始才有广州无烟药局以及石井兵工厂定购一批汽喉、活塞等产品。
  为了扩大耐酸陶器的销路陈富曾把产品带去广东硫酸厂找厂长黄炳芳游说,该厂长首先问陈富的学历和履历。陈富说,我没有什么学历,履历则是长期从事制陶工作。厂长道。那不行,这是我们的规定。
  陈富愤然而返,把情况告诉康新元教授。康教授说:「这也难怪他们,只要你的产品能领到南京实业部的合格证明书便可畅销无阻了。」陈富请求帮助,康教授说。!「最近我有一些学生去南京学习,你回去把样品包扎好拿来,我帮你办送检手续,你等候消息吧.
  不久,陈富果然领到南京实业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并通报全国有关厂家使用石湾上利亚耐酸陶器,不再由外国输入。从此上利亚耐酸陶大量生产。全国的几大硫酸厂和化工单位所需的全套设配都向上利亚订购,甚至连香港中大公司德商赞臣洋行都订购出口。经常有几艘缸瓦船直运香港。
  陈富大长民族志气的故事,对我们今天激发爱国之情是有帮助的。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潘志刚
责任者
陈富
相关人物
康新元
相关人物
黄炳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