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调部风云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5663
颗粒名称: 军调部风云人物
分类号: D068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美国特使马歇尔在二战后参与中国内战调停的历史事件。
关键词: 马歇尔 内战调停 历史事件

内容

柯淑芬说,“老在你的名下,他们会找麻烦的。”
  郑介民点了点头:
  “戴笠不在了,你又当了局长,事情就好办多了。”
  郑介民微微一笑,他很清楚,戴笠的死,给自己带来了不少好处。
  他回重庆就任军统局长时,刚从南京料理戴笠后事的沈醉到家向他报告情况,当他听说戴死后在南京附近的山上曝尸3天才找到,非常生气地说:“真丢人!我们的组织遍及全国,分布全球,找个尸首竟找了3天,这让别人知道了真是闹天大的笑话!”
  “沈处长,听说戴局长在上海、南京、汉口准备的房子,他现在用不着了,就给我们用吧”当时柯淑芬在一旁插嘴说。
  沈醉心里一沉,人刚刚死去,尸骨未寒,就想占人的东西,真是太薄情了。但在这位新任局长的太太面前,他又不敢说个不字,他抬头看看新局长,郑介民虽然没表示同意,可也不加以制止,象没听见一样。不反对就是赞同,沈醉当然懂得这个道理。他也听人说过,柯淑芬是个很泼辣的女人,郑介民有点怕她。对这个传言,郑介民一点儿也不否认,还说:“怕老婆有好处,可以省麻烦。”其实,他让老婆出面干这些事,一可以使人相信他是没法奈何她,若是事情发作了,他又可以装作完全不知道而不负责任。沈醉心里这样想着,嘴里说:“房子的事,那好说,我去办。”
  “还有汽车,郑局长也需要用的。”柯淑芬又补充道。
  “好的。我让拨过来就是了。”
  这时,郑介民才对沈醉说:“要赶紧清理各地接收的敌伪产业,免得各地趁戴局长一死私自鲸吞。”
  ……
  “你以后在这方面也要做得隐蔽一点,不要让他们抓住把柄,”郑介民换了温和规劝的口气对妻子说,“军统不少人都是戴笠培植起来的,哪个也不好惹,要是告到老头子那里去,可不是好玩的。”
  柯淑芬问:“你什么时间能回去?”
  “还说不准。”郑介民说,“我分析。这形势也维持不了多久。老头子没有诚意,共产党也没有诚意,都是以此来遮人耳目,暗地里各干各的,出不了今年,就得打起来,到时候说不定是个什么样子呢:”“你的分析呀,都是乱吹,”柯淑芬撇撇嘴说,“要不是信了你的分析,还不至于把那么多东西扔到香港去了呢。”
  那是抗战初期,郑介民说香港不会失守,柯淑芬便把东西弄往那里,结果日本还是占领了香港:以后,当郑介民和别人一起分析形势时,只要柯淑芬在场,就会当面说:“不要信他乱吹!抗战开始,他认为香港最安全,我把贵重物品和行李寄存在香港,结果香港很快沦陷,东西全部丢光。”有时她越说越气,用手推他,捶他,要他把东西还回来,郑介民都没有在意。可今天,她又提起这事,郑介民有些不高兴了:“你不要总提那些事,命保住了比什么都好。东西,值个屁!”
  女人总是这样,当男人忍让的时候,她就来劲,可是当男人真的发火了,她又会使出特有的手段,去抚慰,去宽解,去道歉。柯淑芬看到丈夫不高兴了,就偎在丈夫身上,撒娇地嘟哝道:“有什么了不起,说说有什么关系,干么发火嘛!”
  这一招也真灵,郑介民的手触在妻子松软的身子,心头的郁闷顿时减去了不少,顺势把她搂在怀里。
  灯熄了,室内一片漆黑。
  天马行空独来往
  马歇尔和张治中、周恩来巡视华北返抵重庆没几天,即收到杜鲁门总统的来电,召他回美国述职,在他离华的这一段时间里,由他的助手吉伦中将代行公务。
  在三月的那个春风融融的夜晚,马歇尔乘坐的那架由轰炸机改装而成的C—54飞机升空之后,望着山城重庆的万家灯火,他心里突然浮起一种不知是轻松还是沉重的感觉。
  经过连日的奔波,他似乎从不可能成功的调停中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与白鲁德拟订的那份将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种类似西欧共产党所占的地位,纳入一个宪政政体的政治和军事范围之内的建议,得到周恩来的草签之后,他当时简直有些喜不自胜和出乎意料。(四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歇尔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