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5583
颗粒名称: 珠海金融的改革与发展
分类号: F832.765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珠海特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情况。文章提到了珠海金融在改革与发展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并探讨了珠海新的金融模式和资金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同时,文章还分析了珠海特区十年间存在的资金矛盾及银行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珠海特区 金融改革 发展情况

内容

特区开放十年,珠海金融在改革与发展中探索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
  珠海办特区,给金融界提出两个重要课题:一是珠海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框架是建立不求所有制比例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靠市场调节,形成完善的开放型市场体系。二是珠海办的是综合性、外向型经济,需要大量资金,但在办特区初期,珠海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仅有几千万元。要实现巨额的集资任务,没有金融的大发展不行。在这两方面,珠海金融试行了有效的探索。
  首先,选择和构造珠海新的金融模式。珠海金融改革和金融目标模式的选择,必须树立促进珠海经济、金融繁荣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指导思想,其探索实践是:社会主义宏观指导市场金融。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导、各专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并存、合作竞争的多元化、外向型金融市场、密切与国际金融市场联系;实行条块管理的资金管理体制,强化中央银行宏观控制和管理手段;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机制,逐步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充满活力的金融模式。
  珠海实行市场金融模式,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金融模式,也不同于内地和其他沿海开放城市金融模式,其特点:一是坚持人民银行领导和国家宏观指导,有利于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二是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度,有利于把市场机制引入金融业和引进外资;三是适应现阶段珠海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多层次的状态,有利各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平等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多种经济成份和形式的企业提供灵活多样的金融服务。
  珠海特区十年来,资金存着两大矛盾:一是需要巨额资金而又难于满足供应,使经济发展出现严重的「贫血」症;二是单一的纵向资金管理体制,对发展多层次资金横向融通形成障碍。对此,银行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对策和措施。主要有:一靠中央支持,二向内地筹措,三本地组织,四是境外引进,五是银行自我积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珠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