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巨丰珍珠谷大有可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522
颗粒名称: 开发巨丰珍珠谷大有可为
分类号: S51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巨丰珍珠谷是一种原产于我国北方的谷物,具有强大的吸肥力、耐旱、耐瘠、分蘖力强等特点,因此可以在多种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下生长。它的蛋白含量高,可以作为禽鸟家畜的精饲料和人类的食粮。巨丰珍珠谷的种植密度可以根据土地肥力进行调整,肥地采用行距66~72.6厘米,株距33-39.6厘米,每亩2300~3000株,中下等的采用行距52.8-59.4厘米。株距23.1-26.4厘米,亩植4000-4500株为宜。现少量种子供应,如需要可与广州市五山路(5I0640)省农科院,洪福昌联系。
关键词: 佛山市 珍珠谷 种植密度

内容

巨丰珍珠谷原产我国北方,植株形态和高粱玉米相似,一般株高为2~2.4米,穗长60~70厘米,每穗粒数5000~8000,千粒重15克,分蘖力强,常有5~10个分蘖,多的可达40个以上,故有“千穗谷”之称。它的根系发达,耐旱、耐瘠、吸肥力强,不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地,红土黄土、砂砾河滩均可种植,而且长势旺、茎叶茂盛硬实、抗风抗倒,极少病虫害,可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在人多田少的地区,特别宜于河滩、山坡、荒地种植,一般亩产1000公斤以上。在广东气温条件下,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全生育期为70~120多天,夏播的70多天就有收成。巨丰珍珠谷含有多种营养成份,其蛋白含量达15%以上,优于稻米,可作禽鸟家畜的精饲料,还可用作人们的食粮。
  由于珍珠谷的吸肥力强、长势旺、分蘖多、耐肥又耐瘠,故可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种植密度,肥地采用行距66~72.6厘米,株距33-39.6厘米,每亩2300~3000株,中下等的采用行距52.8-59.4厘米。株距23.1-26.4厘米,亩植4000-4500株为宜,其他如育苗、移植、施肥以及大田管理措施均与玉米的相似,当苗高长至19.6厘米,就可进行移植,移植前每穴可施下基肥(猪鸡粪或垃圾堆肥)一把,以促进其快发快长,夺取高产丰收。
  现有少量种子供应,如需要请与广州市五山路(5I0640)省农科院,洪福昌联系。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共日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