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瘿者」的心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365
颗粒名称: 「病瘿者」的心态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讲述了“病瘿者”的心态,扭曲了的观念是一种病态观念,会导致是非颠倒。通过两个故事进行比喻,分别是《贤弈编》中的“南岐病瘿者”和《宋书·袁粲传》中的“狂泉国”,再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假将军”、“假记者”的案例表达观点,即扭曲了的观念是一种习惯势力,可作为不正之风的“避风港”,也会迫使本来心地纯良的人做出不良行为。因此,需要治疗“病瘿者”的心态,让其恢复正常,不正之风才能根治,不能被滋养和助长。
关键词: 佛山市 病瘿者 扭曲观念

内容

明人笔记小说《贤弈编》里有一个“病瘿者”的故事。南岐位于陕西、四川交界的大山中,水质缺碘,长期饮用山水的村民,没有一个不“病瘿”(大脖子)的。一天,一位外方人进入南岐,妇女。小孩纷纷上前围观,讪笑道,怪啊,这个人的脖子那么细!外方人诚恳地说:“你们的脖子大,是一种病态,要赶快医。”这下子,村民笑得前俯后仰,齐声说,我们村里的人都是这样的,你自己才有病!
  梁朝沈约在《宋书·袁粲传》里也记载了类似的故事。古时一个国家有一口“狂泉”井,喝了井水的无不发狂。只有国王一人另行凿井取水,精神还正常。但发了狂的国人却把他当作狂人,合计把他抓起来实行强制“治疗”,又是火艾,又是针灸,又是灌药,国王不堪折磨,只好去喝“狂泉”水,让自己也发狂。国人见国王“治好”了,都欢呼雀跃不已。
  两个故事说明一个观点:扭曲了的观念是一种病态观念,在这种病态观念面前,是非黑白全被颠倒。好比一面“哈哈镜”,镜里的人像全是千奇百怪的,不是瘦得象支竹篙,就是胖得象头肥猪;相反。谁的形象在“哈哈镜”里不变形,那才是天大的怪事。
  在现实生活中,象南岐的“病瘿者”那样用扭曲了的观念去看问题的人还是有的。报上刊登的“假将军”、“假记者”的报道,就足以证明。一位将军到某地办事,他从节约开支出发,找一间低档旅店住下。这下子引起了旅店服务员、经理的“警惕”,哪有将军不住高级宾馆的?肯定是骗字!便赶快报告派出所。将军在派出所里问清了原委,弄得啼笑皆非。两名记者到某县采访,既没有小车迎送,又没有上级干部陪同,也被一些人当作“假记者”扭送到公安机关。在这些“警惕性”很高的人眼里,将军出巡就应该前呼后拥,戒备森严;记者采访也应该小车迎送,专人陪同,否则,就是假的,必须严加追查。看!这种“警惕性”和“病瘿者”的心态有两样吗?
  列宁说过:“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一种可怕的势力。“病瘿者”的心态正是这样一种习惯势力,它不仅成为不正之风的“避风港”,滋养、助长着不正之风;而且,它会包围一些本来心地纯良的人,迫使他们违心地去搞不正之风,正如那位国王被迫喝“狂泉”水一样。在纠正不正之风的同时,也应该给“病瘿者”治疗治疗,让他们恢复正常的心态,这样,不正之风就丧失了“避风港”和“庇护所”,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沧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