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邓小平卖豆腐的故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4275
颗粒名称: 周恩来邓小平卖豆腐的故事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周恩来和邓小平在法国勤工俭学时,通过做豆腐解决了学费问题,并通过推销豆腐解决了中共旅欧支部的活动经费。豆腐成为了中国传统食品之一,并传到欧美各国。
关键词: 周恩来 邓小平 勤工俭学 学费问题

内容

据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去法国留学,缺少学费。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为这个问题犯了愁。一天,他们在商讨勤工俭学时、邓小平同志提出做豆腐是个冷门。周恩来赞同地说:“好!咱们试试做吧!”说定之后,就和同学们开起了“中华豆腐坊”,大家轮流推起了豆腐磨,非常乐观。你说一个笑话,他哼一支小曲。周恩来吟起唐人豆腐诗:“旋转磨上流琼液”,邓小平接着和吟下句:“煮月铛中滚雪花”。大家听了拍手叫好,在愉快中忘记了疲劳。
  豆腐制出后,推销又是个难题,法国人不了解豆腐的吃法和特点,他俩又到餐馆酒店做起炒豆腐、虎皮豆腐等豆腐菜来,一面炒菜,一面向食客介绍它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外国人特别讲究营养,经过品尝和介绍,吃过的客人个个啧啧称道,一传十、十传百,传遍了巴黎。到餐馆就餐的人络绎不绝,“中华豆腐”名震巴黎,一个小小的豆腐坊大有供不应求之势。因为供不应求,餐馆想了个办法,限定时间卖完为止。就这样,做豆腐、卖豆腐解决了勤工俭学的学费问题。同时,也为中共旅欧支部提供了活动经费。豆腐这个传统食品在中国革命事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后来,经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介绍,豆腐的派生食品——豆浆、豆腐脑、腐乳、腐干、腐丝、腐皮、冻豆腐、臭豆腐等也传到欧美各名都要会,豆腐由冷门货变为热门货。周恩来、邓小平卖豆腐的故事,至今传为佳话。(摘自《大千世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恩来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