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合格加特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716
颗粒名称: 有感于「合格加特色」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合格加特色”是教育界提出的新口号,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培养个人的特色和专长。在教育、工作和生活领域中,这种观点都具有重要价值。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
关键词: 佛山市 散文 当代

内容

学习英语,课程上有精读与泛读之分,单纯的精读或单纯的泛读,都比不上精读泛读相结合的效果好。“合格加特色”是教育界部分人士最新提出的口号,觉得甚为合理。
  有位学生,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成绩很好,高考时这三科平均有九十分,但是其他几科十分糟糕,结果还是落了榜。又有位大学生,在学时门门功课都过得去,可一问他对哪一门课钻得深一点,他说门门都差不多,没有特别突出的。这两种情况在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离开教育领域,扩大到工作、生活领域,“合格加特色”的提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古语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所谓专攻,就是上面所提到的“特色”。但不论如何独具特色,也还要以“合格”即良好的根基作为基础。反过来,如果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却没有在此基础上创出自己的特色,也难以有大的成就。在这里,“合格”是共通的要求,是创特色的前提条件,“特色”却可以异彩纷呈、各成一派,众多的“特色”汇成缤纷的局面,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一些先进国家的人才结构是高中低级人员各占三分一,各个层次的人员都有各自“及格”的标准,但共通的一点,就是各个层次的人都有各自的“特色”。这种观点甚至可以在体育党技场上得到印证:一支蓝球队,“合格”表示有熟练的个人技术,“特色”就是队员的技术风格各有所长,彼此配合构成一个整体。如果都只会远投,谁去拼抢篮板球?工作上也可以找到类似的例子:一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除了大家都应具有的良好的素质外,如果各人都分别成为某项工作的行家里手,那么“指挥者”手下就大有“兵”可调,大有“将”可遣了。
  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知识及技能的专业化程度也在提高,而同时,人在一定时间内的精力总是有限的。有志于发挥个人智慧、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人,可以在“合格”的基础上搜寻尚未被人占有的“特色”,按照这种“倒T”型结构去塑造自己的社会角色。
  “合格加特色”不仅是教育学上的一个新观点,在社会学范畴内也会越未越显出它的重要价值。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韦化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