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贵沉浮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464
颗粒名称: 陈永贵沉浮录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描述了陈永贵家的摆设和陈永贵养花的爱好,以及他对小儿子陈明亮的严格要求和寄予的希望。
关键词: 文学 作品 散文

内容

紧挨二屉桌旁,立着一台熊猫牌落地式电风扇,接下来就是一个旧木挂衣架,有灰,没挂衣物,只挂一个苍蝇拍。两屉桌下面倒放着一个大重九香烟纸壳箱,箱上摆着一双黑色凉鞋。靠客厅窗子放着一个写字台,写字台上有一部黄色电话机。一个陶瓷小笔筒,里边两支钢笔、一支油笔、一个放大镜,这是陈永贵生前用的。桌面的玻璃板下,压着陈永贵一张八寸的彩色照片,显得略老一些,但脸色很好。客厅舒适整洁,表现出了主人生活的悠闲安适。
  陈永贵平时喜爱养花,精心莳弄,津津有味。笔者在陈家的客厅里,阳台上看到的花有刺梅、米兰,仙人掌、令箭荷花、朱砂牡丹,还有陈永贵最喜欢的两盆君子兰。一盆大的,放在卧室的小圆桌上,一盆小的,放在客厅的写字台上。
  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这是天下父母心,陈永贵也不例外。每当有人夸起他聪明好学的小儿子陈明亮,他乐得一脸核桃纹,两眼眯成一条缝儿,闪烁着希冀和慈爱的光彩。他非常喜爱16岁的小明亮,对他寄予了极大的希望,陈家祖祖辈辈没有读书人,盼望他能成为陈家第一代大学生。陈明亮鼻梁上架着一副400度白色金丝边眼镜,穿着牛仔裤和天蓝色的羊毛衫,脚踏棕色皮鞋,一副都市现代青年的派头。从他身上看不到农民子弟的影子啦。他斯文、白净,善于言谈,待人相当有礼貌。笔者第一次见到他时,他操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腔侃侃而谈。小小年纪,很有见地.对某些事物看得清楚,对某些问题谈得透彻。在他身上,笔者仿佛看到他父亲那不屈不挠战胜大自然的倔强性格和英雄气概。父亲疼他、爱他,那不假,可对他要求更严格。陈明亮对笔者说,父亲太倔了,容不得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虽然他当副总理,不管他在台上台下,家里没捞到什么好处,我也没有沾着他什么光。记得我刚刚到北京时,因没有户口,而暂时在一所普通中学借读。后来户口落下了,我就对父亲说,帮帮忙,给我转到重点中学去。可父亲听了直摇头,一口一个“不行!”还说什么:“你考大学要凭真本事,人家普通中学的学生就不考大学啦!”我看自己咋说也不答应,就去“搬兵”,亲戚朋友都来说情,怎么攻也攻不下来,他真是“顽固不化”这可挫伤了我的自尊心,气完了,真怀疑他是不是我亲爸爸,亲爸爸对儿子哪能这样呢?便赌气几天不跟爸爸说话。由于他不开“后门”,我也没办法,只好在北京三十三中学留下来。也真怪,时隔不久,不替我说话的父亲,却替我们学校讲话了。
  事情是这样的:我们三十三中校门口有片空地,市城建部门决定在空地上建一所公共厕所。我们校领导不同意,你想想,学校门口建一座厕所臭不臭?不仅气味难闻,而且也不雅观呀!这叫啥事?校里头头和城建局的头头发生争执,学校没有人家硬,还是破土动工了。城建方面白天挖地基,学校晚上就给填平。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全校学生都关心这事,我在一次吃饭时,当笑话讲了这件事。父亲听了当时没吱声,第二天一早,他自己来到学校门前,仔细观察现场,觉得学校占理儿,确实不该在这儿建厕所。他要通中央办公厅的电话,讲了这件事,说了自己的看法。三天后,城建局收兵回营——厕所不建了。
  作为一代农民的典型代表,陈永贵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着小明亮那颗稚嫩的心灵。
  (十五)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永贵
相关人物
陈明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