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片言释匪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363
颗粒名称: 毛泽东片言释匪首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通过讲述贵州省在1950年代剿匪过程中一位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的故事,揭示了毛泽东主席对待女匪首的宽容和政策灵活性的事例。文章通过描述李达参谋长和毛泽东主席的对话和指示,强调了毛主席对尊重少数民族和采取灵活政策的重视。同时,文章也探讨了贵州剿匪斗争的复杂性和土匪问题与民族问题的联系。
关键词: 毛泽东 剿匪斗争 民族问题

内容

1952年前后,贵州匪患已基本肃清,若干匪首皆先后伏法,唯独一名叫程莲珍的布依族女匪首仍逍遥法外,当时的通缉令中写着:
  “……该匪首狡诈多变,行动敏捷,枪法甚精,捕捉时务必提高警惕!”
  直至1953年,剿匪部队才好不容易将这个远近闻名的女匪首缉拿归案。
  当时,凡是拒不投降的中队长以上的匪首,只要抓住就立即处决,象程莲珍这样大匪首就更难免一死了。然而出人意外的是,这个女匪首至今仍然活着。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根据一些知情人的回忆,情况原来是这样的:
  当贵州省军区党委把女匪首程莲珍的情况上报到西南军区后,适逢李达参谋长启程赴朝鲜参观,他指示把这事暂且搁置一下,待回来时解决。这年八月下旬,李达参谋长由朝鲜回国,在北京停留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在接见过程中,李达汇报到西南地区的剿匪工作时,专门谈及程莲珍的问题。最后他说:
  “主席,这个女匪首,下面要求杀!……”
  毛泽东主席听到这里,突然语气肯定地打断了李达的话:“不能杀!”
  稍顷,他以特有的幽默语气说道:“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
  “主席的意思是……”
  “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于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
  在贵州省军区主要负责干部参加的会议上,李达传达完毕毛泽东的指示后,接着又谈了他自己的体会,他说:“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使我深受启发。我们是共产党人,比起诸葛亮,应该有更广阔的胸怀。贵州的剿匪斗争虽然已是尾声,但是工作更加复杂。有些地方,土匪问题与民族问题联系在一起,这就更要注意政策。特别是宽、严政策要认真执行。这才有利于尽快消除隐患,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程莲珍
相关人物
李达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土匪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