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夜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3309
颗粒名称: 寒风夜渡
分类号: I267
摘要: 本文讲述了一次寒风夜渡的经历,表达了对摆渡人的感激和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道路的探索。
关键词: 散文 寒风夜渡 经历

内容

第一苦,寒风夜渡。
  “过海——!……”
  声嘶力竭,对岸仍无动静。
  渡百墨黑一片,自己也看不出自己。北风,卷着黄沙劈头盖脑打来。我的手脚麻木了,两只耳朵“丢失”了,鼻子又红又痛,鼻水汩汩而流。
  面对着面前这条不可逾越的灰濛濛闪着冷光的大江,我这位中学生直跺脚,真想哭。
  “过海——!……”
  风声凄厉。喊,对岸也听不到,但还是喊!
  急出办法来了!我摸到附近田边,扯来两把禾草,火乘风势,掀起熊熊烈焰。
  我的心跳出来了——对岸出现了若隐若现的一点微光。
  “唉,这么夜啊?……”沙哑的声音沉得几乎听不到。
  看不清这位摆渡人。我向他哭诉:“老伯,我因父亲病重而归家照料,现要赶回学校,明早考试。……”
  “上、上船,蹲、蹲好啊……”听得出老人的牙齿在“格格”打架。
  我发抖地爬上了长只有丈把,宽不足四尺的小船。
  白马浪发疯地推撞着小船,浪花凶狠地打在船舷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啪啪”声,然后泼入船舱里。
  我慌得连气也不敢出,蹲在湿漉漉的船舱不敢动作,两眼恐惧地望着这时刻都可能淹没自己的世界,听任着命运的摆布,积水浸湿了半截屁股,双腿变成了冰棍也无所知觉。
  咿——噎!咿——噎!……
  啊,难以相信,这令人担心的有气无力的摇橹声,却能战胜大江的惊涛骇浪!
  十分钟,象过了二十年。
  我感激地掏出二角钱。老人提着桅灯,用枯柴般僵硬的手,打开尾舱,给我找回一角六分。借着被熏黑的桅灯透出的昏黄的光,我才看清了老人的脸——如果他浑浊的双眸不再转动,那就是一个骷髅。
  我颤抖着接过老人递回的钱,含着热泪,奔驰人生。高中、大学、经理……
  十五年后,我带着妻儿,又经过这个渡口。铺在前面的,是壮伟的大桥。但是,我没有忘记那次寒风夜渡。
  一位割草的农人,带我寻到了当年那位不知名的船夫——座落在渡口以北的一杯黄土,上面长着齐膝高的青草,开着并不惹人注目的白野花。
  我咀嚼着那次寒风夜渡。
  “快点上路吧,曾在这里过渡的何止是你?”纯朴无邪的妻子对我嗔责着。
  我对着怀中的女儿自语:“人生,要经过很多渡口。孩子啊,将来长大了,不要忘记那些善良普通的摆渡人……”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永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