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2861
颗粒名称: 木薯高产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3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提高木薯产量的关键栽培环节包括选用良种、深耕整地、适时种植、查苗补苗、中耕追肥以及防治病虫鼠害。
关键词: 木薯栽培 良种 防治病虫鼠害

内容

随着木薯淀粉在工业上不断开发利用,木薯需求量增大,价值倍增。木薯适应性强,粗生易种,有“新开荒地先锋作物”之称。但目前我市木薯单产较低,亟待提高。要提高产量,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栽培环节:
  一、选用良种,选好种茎
  近年来各地已引种“E24”、“B3”、“6068”、“南植188”等良种,表现较好,产量高,各地可因地制宜引种推广。种茎宜选择粗壮、芽眼较密、不损皮、不伤芽、不干枯、皮层绿色的中段茎秆作种较好。选好种茎后,用利刀将其砍成20~25厘米长一段为宜,砍时要求切口平滑不破裂,下端切成斜口,以利生出较多的幼根,种茎要随切随种,避免失水带来出苗不良。
  二、深耕整地,施足基肥
  木薯块根的膨大需要深而疏松的土层。所以,要求深耕30厘米左右,坡地种植可沿等高线起畦。木薯吸肥力强,要高产必须施足基肥,一般亩施人畜粪1000-1250公斤,或土杂肥1500公斤左右,磷肥15~25公斤。
  三、适时种植,合理密植
  一般宜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种植,亩插1000株种茎为宜,瘦地可种密些,行株距可用100×60厘米。插植方式有平放、斜插、直插三种,各地可根据当地情况灵活运用。
  四、查苗补苗,中耕追肥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缺。当苗长高30~40厘米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亩施尿素和磷肥各5~6公斤,或粪水1000公斤左右。入夏以后,木薯块根开始膨大,这时需肥较多,应于雨前施一次干肥,或雨后施一次水粪,以利薯块增大。入秋后的8~10月间是夺取木薯高产的重要季节,应进行第三次追肥。一般亩施尿素7~8公斤,钾肥10公斤。10月后,木薯进入生育后期,下部老叶层逐渐枯黄,这时可将离地面30~60厘米高的老叶层连柄摘掉,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病虫发生,减少养分消耗,利于薯块膨大。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鼠害。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护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