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扬万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2288
颗粒名称: 鹰扬万里
其他题名: 顺德洲电饭锅厂剪影
分类号: G31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顺德桂洲电饭锅厂生产的三角牌SYL系列自动保温电饭锅获得“国优”称号,该厂由村镇企业成长为电热电器集团公司。厂长陈兆驹具有雄心壮志,重视科技和销售,带领全厂员工奋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公关部经理洪波是工程师,体现该厂用人之道。
关键词: 销售艺术 优质产品 技术人才

内容

地处珠江金三角腹地的顺德,这些年来,名优产品辈出。被誉为该地工业五朵金花之一的桂洲电锅厂生产的三角牌SYL系列自动保温电饭锅,就是其中佼佼者。去年,该产品在全国同行中首获“国优”称号。一家村镇企业能获此殊荣,在海内外市场传为美谈。日前,记者怀着兴致勃勃的心情,再次造访了位于德胜河畔的这家美丽工厂,大开了眼界,对这颗冉冉升起的村镇企业之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写的,就是采访中的一些耳闻目睹的几段动人情景。
  奋进
  在雅致的接待室里,我看到挂着一条醒然的字幅。那是厂长陈兆驹书于今年初春的两个迅疾有力的大字:“奋进”。字如其人。欣赏着这件颇见力度的书法作品,使我想起两年前,陪同全国著名作家邹荻帆和白桦等造访桂洲电饭锅厂,第一次见到陈兆驹的情景。那天,他坐在一张长形会议桌的上方,两旁是诗人作家们。陈兆驹的背景,是一个饰有各款新型俊俏的电饭锅样品的橱窗。摄像机在正面对着他启动,明亮的射灯把他那两度如刀样浓粗黑眉照得更有质感。省电视台的陈导演在我耳边说:有性格!我会给他多拍几个镜头的。然而,当时更吸引我的,是他那雄浑和带有浓重乡音的发言。他谈到办企业的艰辛、办企业的苦与乐。桂洲电饭锅厂起步于1985年,其时,生产电饭锅的厂家已浩如繁星,竞争激烈。陈兆驹独辟蹊径,经过国内外市场调查后,即选择“直筒型”这种起点较高、且国际市场出现不久的电饭锅来生产。由于设计合理,高效节能,造型新颖,又是全国独此一家,所以投产后,一直保持产销两旺的势头。接着。他根据日本豪华高档产品“西施”锅具有节电、密封功能的特点,设计出一种比日本“西施”锅结构简单、成本低的SYL-A型高效节能豪华型“西施锅”、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香港报刊赞喻说,“西施”又回到祖国顺德落户,这证明中国沿海村镇企业敢向世界挑战。1987年,SYL系列电饭锅产品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称号。陈兆驹深有感触地说,村镇企业的希望在于变加工业为制造业,只有拿出自己研制的拳头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他说话的时候,粗眉一扬,大有指挥员向士兵下令奋勇前进的刚毅姿态。他表示,桂洲电饭锅厂的下一目标是创国优。
  事隔两年,陈兆驹的愿望已经实现。1989年12月,国家质量审定委员会发给了桂洲电饭锅厂一张国家质量奖证书。他们生产的SYL系列产品,在全国同行中质量名列榜首,头一个获得国优称号。此刻,当陈兆驹踏进接待室的时候,我连忙向他表示了热诚的祝贺。他表示,这是全厂800多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两年来,他们厂的发展的确一鸣惊人:
  1988年,即我们初访该厂的那一年,他们扩大生产,年产电饭锅88万台,创产值7300万元,比1987年递增138%,在全国电饭锅行业中,他们的产量占第二位。
  1989年,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流通极为困难的条件下,采取主动措施,充分发挥在全国各地700多个销售网点的作用,取得了突出的销售成绩。全年销出电饭锅130万台,产值1亿3千万元,比1988年递增80%。
  1988年,他们的生产质量又连中三元——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奖、广东省最佳工业品奖和国际产品优秀设计奖。 1989年,更上一层楼。除获“国优”外,又在上海全国家电“消费者信誉”评选中,以最高票数荣获信誉奖;同年,桂洲电饭锅厂荣升“省级先进企业”和荣获省全面质量管理优秀证书,并通过了二级计量验收。
  我对陈厂长说,这一切,都证明了你说的话,桂洲电饭锅厂在奋进!他依然是把粗眉一扬,朗声答我:目标在将来!电热电器集团公司已经成立了,下属有桂洲电饭锅厂,桂洲电热电器有限公司、成飞洗衣机设备厂,桂洲富华塑料有限公司和桂洲电器厂。我们以桂洲电饭锅厂为龙头,一主多副,立足金三角,面向全世界,加强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向世界家庭电热电器系列产品市场冲刺!
  有奋进的人,必有奋勇冲刺的力量。
  从“公关部经理
  也是工程师”说起
  桂洲电饭锅厂公关部经理洪波递给我一张名片。他的大名之下,赫然印上“工程师”的头衔。将这个特写镜头推出来,目的是想说明桂洲电饭锅厂的用人之道。把一个懂技术懂业务的骨干安排到公关位置上,而不是把一个一般的行政人员安排到这个位置,正是该厂领导人明智之举。农民企业家很懂得怎样把自己艰辛创造的产品,向社会推销出去,在社会上树立起自己产品的光辉的形象。这个树立产品形象的学问与创造产品的学问一样高深。事实上,工程师洪波与销售科长简若碧的通力合作,把销售艺术发挥得维妙维肖。单就开发上海及华东市场,他们就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桂洲电饭锅厂的产品已雄踞大上海,成为同行中在上海最大的供货户。
  优,是桂洲电饭锅厂的最亮点。他们把优质的产品投放到国内外市场;同样,他们把优秀的技术人才,安排到工厂的各个重要岗位上来。包括技术副厂长杨达开在内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都是陈兆驹亲力亲为地从外地引进回来的。对质量的高追求是工厂的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在下决心上电饭锅的同时,陈兆驹便预感到电饭锅市场很快会出现优胜劣汰的局面。因而,一开始便在高质量上下功夫。他不惜重金招聘专业技术人才,培训自己的技术人员,并与高等院校,科研部门建立起技术协作网,在企业内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1986年,陈兆驹和他的伙伴们为抓技术质量队伍,整整忙了一年。现在,厂里已有30多位专职技术人员,其中高工及工程师占了8人。在全厂员工中,有10%是抓质量管理的,在班组、车间和厂部,都形成了质量管理体系,并完善和加强了计算、全质办、化验室、新产品设计开发部门的技术管理工作,使工厂有一支高素质的技术队伍。一次检测人员在一批(300台)成品中抽取3台做破坏性试验,发现其中一个的某些部件松动。当时,经销单位的汽车正等着提货,但质检员却把这批产品全部送回车间返工,通过再次抽样做破坏试验合格后才给予出厂。
  有这样严格和合理的用人之道,有这样一批经过严格挑选和培训出来的技术队伍,有这样严格的生产和管理,优质产品的荣誉称号便自然一张张飞到桂洲电饭锅厂里。
  “我们做得很开心”
  这是间花园式的工厂。广道宽阔,栽花栽草;厂房高大,明亮透风。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从一座楼房转到另一个楼房,工序明细、井井有条,机灵的小伙子,小姑娘们心得应手地熟练操作着。“以质量求生存,抓管理求效益”的大字标语贴在车间当眼处,使人感到这是一个讲求实效和洋溢着生机的企业。
  当副厂长陈定昌陪同我们参观副装配生产线时,我骤然发现入口处醒然地傍着一块黑板,上书:“今晚继续加班”。继续加班?我有点奇怪。陈定昌解释说,今年,他们厂开局很好,任务饱饱的。目前,他们厂举办了全国订货会,因为产品质优价廉,名声在外,各地来参加会议的达两百多人,订货空前活跃,短短两天洽谈,订货额便高达1.3亿元,出口供货达500万美元。这是历届订货会的最高纪录,也是桂洲电锅厂多年来以优取胜的硕果。订货会后,天天催发货,几乎天天要加班。陈副厂长笑着对我说,搞外交的、科研的已为我们开了路,他们立了功劳,现在该是我们招生产的圆满地完成任务的时候了。陈兆驹和他的助手们分工合作精神在此可见一斑。我就近走向一个生产岗位,问那位象是外乡来的操作工,连续加班可辛苦了?他抬头瞧了我一眼,说:“我们做得很开心。”然后又埋头干起来。陈定昌向我介绍说,他们厂现有各类拉伸、冲压机械、进口注塑机、还有数条装配线、检测线、喷涂线等,配套完善,工艺先进,是一个具有年产200万个电饭锅生产能力的专业工厂,更有800多位有专业技术的员工,他们可迎接更多更艰辛的任务。
  采访完毕,同行的摄影家老杨建议替工厂的正门拍一张广角照片。此时,我才发现,入大门后不远处那道迎面而立的高大屏墙,过去好象只塑上厂名,好今,在绿草红花的环衬下的屏墙上,雕塑了一只矫健的玲珑浮凸的雄鹰,它正展翅高飞,下面是朵朵轻云,给人一种鹰扬万里的磅礴气势。联想起陈兆驹挥笔疾书的“奋进”大字,我对桂洲电饭锅厂的精神面貌又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继续奋勇前进吧,顺德工业之鹰——桂洲电饭锅厂!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郑启谦
责任者
陈兆驹
相关人物
邹荻帆
相关人物
白桦
相关人物
洪波
相关人物
简若碧
相关人物
杨达开
相关人物
陈定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顺德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