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繁荣的小塘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891
颗粒名称: 热闹繁荣的小塘站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小塘站是一个繁忙的铁路交通枢纽,每天有许多列车经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为了改善站内拥挤的情况,站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设售票点、加开列车和建设长一百多米、宽约六米的站台铁架雨篷。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提高车站的效率,也为旅客提供了更好的候车环境。
关键词: 佛山市 繁荣 小塘站

内容

这里不用雄鸡报晓。清晨,列车披着晨曦冲开晓雾进站.雄壮亢奋的汽笛声比雄鸡的喔叫宏亮万千倍。在这笛声的激励下。伴随着东升的旭日,小塘古镇精神振奋,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繁忙。
  相对于2300公里长的京广线巨龙,44公里的广三线仅是一条小虫。小塘车站,又只是小虫的一个小节,本来不足挂齿,然而,近几年来,小塘站却在广州、佛山等大中城市中几乎无人不晓。列车上不时有在小塘站下车的人担心“搭过头车”而问起小塘站,“熟路”的人常这样回答:“最多人下车的就是小塘站了,到时你不愁不知道。”
  小塘站的确旺.列车未进站,站台上候车的人流就开始了本能性的骚动。车一停定,从车上又吐下一大片人潮。两股人流交汇,汹涌澎湃。列车上的旅客刚疏散完,候车的人海旋即又被列车吸干。列车舒一口粗气,欢叫着继续登程。一吐一吞,只用短短几分钟,你能不佩服铁道动脉运输的神奇伟力吗?
  据统计,小塘站1984年来往列车每日6班次,年客流量约40万人次,最大日流量约2500人次;近几年,来往列车每日增加到16班次,年客流量从1987年开始增加到52万人次以上,最大日流量达到4500人次。
  铁道,成为小塘借以腾飞的有利条件。八十年代初到过小塘的人大概还记得,小塘站位于城镇东面,紧挨着乱葬岗和贫瘠的梯田。如果你现在再来,定会疑惑:怎么车站在镇中央了?原来,短短几年,这个珠江三角洲的卫星镇在车站以东开拓了一个比旧镇还要大的高楼林立的新区,与原来的旧区连成一片。这样,小塘火车站的位置就变成镇的中心,成为划分新旧区的标志了。 1985年,小塘利用铁道运输优势,开发了野趣甚浓的金沙滩旅游区,每年乘火东来旅游者达十多万人。汹涌的人流中,新鲜奇特的镜头出现了——
  高跟鞋,白丝袜,新潮裙,挽着乌油的烤炉腌肉不怕脏;蓝鸟衫,金丝镜,白皙脸,扛着笨重的木柴汽水不顾累......
  呼啦啦兴高彩烈一群人,跟着一位穿短裤、运动背心的年轻人,从车站向旅游区迈进。年轻人双手高举起一面鲜艳的共青团团旗,精神抖擞操正步,象运动员参加进场仪式......
  兴旺,繁忙。车站的站长抹着汗在思索,结果一一
  到旅游区设售票点,减少站内拥挤;
  和上级商量加开夏季广州一一小塘客快专列;
  九十年代到来之前,车站起了长一百多米、宽约六米的东西站台铁架雨篷,改变旅客候车日晒雨淋的状况
  汽笛长鸣,呼啸奔驰的列车,以雷霆万钧之力,给小塘古老的土地带来了现代的信息与文明。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永恒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