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之年学雷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842
颗粒名称: 古稀之年学雷锋
其他题名: ——记义务气功师冯达
分类号: G216.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在佛山乐园内,每天早晨都有冯达同志带领着七八十名晨练者进行“八段锦”和健身气功的锻炼,以强身治病。据其门生介绍,冯师傅已经在此传授气功六七年,此功对治疗许多慢性疾患有较好的效果。冯师傅在天天进行义务教学,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他的学生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他的教学地点很简单,就是在附近的空地上进行锻炼。冯师傅认为帮助别人强身治病是值得的,在自我锻炼中做出一些牺牲是值得的。
关键词: 佛山市 佛山乐园 冯达

内容

每天,从晨光初露的5时45分开始,在佛山乐园正门的园内场地上,都有一位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老人,指导着七、八十名有时多达百余名男女老少,进行“八段锦”和健身气功十八式(动功)的锻炼,直至6时45分才结束。那位气功师傅,就是年逾古稀而尚不忘学雷锋做好事的市日杂公司退休干部冯达同志。
  笔者退休后为强身治病,近年来也慕名投拜冯师傅门下,成为他的后进弟子。据“同门”者介绍,冯师傅在此传授气功已有六、七年时间。他这套功夫对强壮身体和治疗许多慢性疾患,诸如高、低血压症和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神经衰弱、肠胃病等等,都有较好效果。年逾花甲而从三水土特产公司退休的“师兄”老潘告诉笔者:两年多前他患有肩周炎、肺气肿、消化不良和失眠症,在医院治疗的效果不甚明显;经人介绍后他跟冯师傅晨练仅几个月,就大见功效。于是,他干脆从三水县移居到佛山城区,决心长期练下去。潘“师兄”此语大概不假,因为他目前脸色红润、行动敏捷且讲话朗朗有力。又如患胃下垂的中年铸造女工老欧过去骨瘦如柴,练功仅5个多月,体重就从30多公斤上升到50余公斤。有几位门生恳切地对冯师傅说:“人家教气功收钱,可您却不肯收。您天天如此不辞辛劳地义务教我们,我们过意不去啊!”冯老却微笑着说道:“我享受国家的退休金,有时间且尚有精力就帮帮大家嘛,怎么能收钱呢。”不仅如此,有位工人的妻子患慢性病行动不便,邀请冯师傅上门去教治病气功:冯老欣然应承,连续教授一个多月,也是不取分文报酬的。据说,有一次,当一名年轻“门生”建议冯老写出练功要诀,由他绘图而合作印刷出来卖钱的时候;冯老立即婉词拒绝。结果,冯老自己写好后,多方设法请人帮助油印,免费发给人们参考,据悉已发散有2000多份了。
  马年春节过后,笔者走访了冯师傅。他告诉笔者说,1972年,他身带脑动脉硬化、腰椎骨增生和低血压等慢性病从“五七”干校回到机关,十分痛苦。后来,他跟一名气功师练功,并购置气功、体育疗法的科学书籍自学,长期坚持在家门口的空地上锻炼。机关一些同事和街坊群众,看到冯师傅练功有效果,就天天跟他学;因场地不够,大家便建议他到附近的佛山乐园去教。就这样,他的门生越来越多,近七年来先后共有2000多人。听到这里,笔者忍不住地问道:“冯老,你以前个人锻炼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可现在,你为了使中青年门生能依时赶去上早班,把授功、带练提早安排在清晨5时多到6时多,况且边示范边讲解,这对你个人的健身锻炼来说是有影响的吧?”他沉思一阵后回答道:“要说影响,未免是有一点。但我认为,倘若能够帮助一些同志治病强身,家庭生活过得愉快,那我个人做一点牺牲,这是值得的啊!”最后,冯老希望我们对亲友介绍气功时,要着重说明其锻炼身体的作用,切不要随便宣扬什么“隔墙取物”、“意念开锁”等玄虚的东西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翁德昌
责任者
冯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三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