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五十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593
颗粒名称: 风雨同舟五十载
其他题名: 访市民革主委王应杰
分类号: K827
摘要: 本文记述了王应杰老人与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经历,以及他对于多党合作和政协商的看法,表现了他对共产党的忠诚和对社会主义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
关键词: 佛山市 王应杰 民主党派

内容

在我市900多位民主党派成员当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几十年来与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受到党内外的尊重,他就是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革佛山市委主任委员王应杰。
  在本月9日市委召开的民主党派、统战团体负责人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冶协商制度的意见》座谈会上,王老侃侃而谈,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日前,记者走访了这位与共产党合作了近半个世纪的老人。
  早在30年代末,王老就开始接触共产党,协助不少共产党人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他先参加了民主促进会,后转入了由国民党左派组织的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从事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进步活动。
  在回忆这段历史时,王老充满深情地说,当时,无论是国民党左派,还是其他民主党派的力量都很小,根本不可能推翻蒋介石的独裁政权;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才能从黑暗走向光明,建立起新中国;我们都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民主党派;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主党派和共产党可以说是生死与共。
  王老是我市最早担任政府职务的民主人士,因此,谈到这次中共中央的《意见》,他感触尤深。
  王老是体育专家,1959年党安排他担任市体委的第一副主任;第二年,他被选为副市长,分管文教工作,同时兼任体委主任。他感慨地说:“许多党的领导干部对我都很信任,不但尊重我的意见,支持我的工作,还特别关心我的生活,即使在‘文革’期间,一些与我同处逆境的中共干部,依然很关心我,真是患难见真情啊!”
  1980年起,王老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现在,他虽然已从这个岗位上退下来了,但还担任着许多名誉职务,继续从事爱国统一战线工作。
  他对记者说:“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是长期革命斗争所形成的,有牢固的基础;中国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合作的政治基础,离开了这条就不能体现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也不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声似洪钟的肺腑之言,表现了这位老人壮心不已的豪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黄荻
责任者
王应杰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