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小老虎”——毛里求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1447
颗粒名称: 非洲“小老虎”——毛里求斯
分类号: F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毛里求斯实施出口加工区政策并因此获得经济成功的新闻。
关键词: 毛里求斯 出口加工

内容

当今,在非洲大陆许多国家经济出现衰退的时候,毛里求斯却因实施改善和发展出口加工区的政策,创造了“经济奇迹”,被誉为非洲的经济“小老虎”。
  毛里求斯是印度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国,面积只有2040平方公里,人口约105万。过去,毛里求斯是一个以生产蔗糖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的国家,虽是非洲最大的蔗糖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国家经济相当困难。早在1970年,毛里求斯政府大胆地推行出口导向发展战略,并于当年12月颁行《出口加工区法》,开始兴办以出口为目标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但是,由于当时国家对加工区进行了过多的不适当的于预,因而经济效益不好。到80年代初,国家储备几乎枯竭,失业率高达30%,1983年,政府调整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从税收、水电供应、企业用地、利润汇出、海关检验等方面,对外资实行优惠,并采取措施鼓励本国私人投资,使出口加工区企业得到迅速发展,6年中各类加工厂由146家增加到550多家,年递增率达30%。从1985年开始,加工区的就业人数和出口值开始超过传统的制糖业,目前就业人数已有9万多人,出口值达5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值的60.1%。
  出口加工区的繁荣,给毛里求斯整个经济注入了活力和生机,大大改变了毛里求斯的经济面貌。首先,打破了长期依赖蔗糖出口的单一经济结构,国家经济实力明显增强。6年来,毛里求斯经济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远高于非洲其他国家。1988年,工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是农业的2.1倍,工业已占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黑非洲第二位;人均国民收入达2000美元,毛纺织品跃居世界第三大出口国。与此同时,国家预算赤字大幅度下降,由1980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下降到1987年的2.1%;国家税收增加2倍。第二,带动了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目前,每年接待游客23万人,1988年旅游业收入相当于全国出口总值的17.6%。第三,一直困扰国家的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基本实现了劳动力的“全员就业”。
  目前,毛里求斯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再加上它地处欧、亚、非和大洋洲的战略要冲,交通、水电、通信、金融服务设施比较发达等优越条件,对外国投资者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摘自《解放军报》)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