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公”通先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0877
颗粒名称: “师公”通先生
分类号: K825.46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郭应通(通先生)在佛山教育界和体育界的贡献和事迹,包括他在季华女校的教学改革、体育教学方面的创新以及退休后的生活态度。
关键词: 郭应通 生平 教育

内容

老一辈的佛山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谈起“师公通先生”,都知道指的是郭应通先生。
  这里,先解释这个美称得来的原委:原来,1923年,佛山一所规模较大的女子小学——季华女校于创办三年后即1926年迁至新址时,郭应通便开始在该校任教。校长是郭鉴冰,教师中有几位都是他的兄弟或侄女。学生对他们的称呼,如只叫“郭先生”则不知指哪一位,所以郭应通就被称呼为通先生。而所谓师公,就是教两代人的老师。通先生的旧学生的子女也是他的学生。他当“师公”是恰如其份的。
  郭应通,青年时代毕业于当时校址设在广州的南海中学,后来又在中山大学开办的体育训练班受训。回佛山后,即在季华女校任教音乐与体育两门课程。他以探索与创新的教学思想结合当时当地的教学实际,把所谓闲科搞得有声势、有成效。当时,音乐科没有统一教材,所教的歌,全是陈旧不堪的,三十年代有声电影问世后又教一些电影主题歌或插曲,由老师主观选定,不管学生对歌曲是否理解,对儿童身心是否适合,照教照唱。郭应通改革了这种僵化的教法,换上新的教学内容。选取培养儿童兴趣,贴近儿童生活的教材,编写出一些“小演唱”、“小歌舞”、“口琴队”等生动活泼的教与学方案,自撰曲谱与歌词,进行唱奏排练。学生们唱奏这些歌曲,好象是述说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感情,觉得异常亲切,从而收到潜移默化的美育效果。
  辛勤的灌溉,培育出灿烂的鲜花。每年遇到重大节日或是该校校庆开会时,联欢节目自然少不了这些小艺员们的演出汇报,获得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赞许。
  至于体育教学方面,学校没有运动场,他就带学生到不远的“都司”体育场来训练排球;没有较好的跑道,就在二百多米笔直的内街培德里来练跑。还定期举行班际与个人的各项比赛,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劲头。
  功夫不负苦心人,三十年代,在县、市运动会上,季华女校曾先后获得多个项目的优胜奖。这是季华的光荣,其间也有通先生一份功劳。
  郭应通尽瘁教坛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退休后,每天早上,在公园教入学习太极拳,他常说,自己已是闲云野鹤之身,但总得有所寄、有所乐,不能太闲太野。这种蜡烛精神,春蚕行径,不是值得人们赞颂的吗?1982年,郭应通病逝佛山寓所,终年84岁。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哲夫
责任者
师公通
相关人物
郭应
相关人物
郭鉴冰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南海中学
相关机构
中山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