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幽花艳话陈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0875
颗粒名称: 兰幽花艳话陈村
分类号: Q949.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兰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陈村兰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文章强调了中国兰花的高雅清幽、超凡脱俗的品格,以及世界各地兰花资源的稀缺性。同时,文章也提到了陈村家庭种兰作为一条致富之路的情况。
关键词: 兰花 历史 文化背景

内容

什么花最清雅高洁、天姿国色?什么花香最幽远清新、似有若无、飘忽不定?中国兰花!
  自古以来,兰花被作为珍品,清养在帝王富贵人家,也只有他们及文人雅士欣赏赞美这种清幽的花。如今,她却进入了山野之士、平民百姓之家。兰花,乘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进入了中国著名的花乡——顺德县陈村镇进入千百户农民家庭。真可谓:“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陈村人养花的历史源于公元前116年,汉皇帝御花园的上林苑、扶荔宫,收种着陈村进贡的桂花、金桔、菖蒲、指甲、荔枝、龙眼。十四世纪的明代,曾有古书记载陈村“场圃之多,殆遍一村”。十七、十八世纪的清代中叶陈村更是“户以花为业,村以花出名”,成为著名的岭南花乡。当时广州市的年宵花市上的鲜花桔果大多来自陈村。清代诗人屈大均曾赋诗描写陈村:“渔舟曲折只穿花,溪上人多种树家。风土更饶南北估,荔枝龙眼致豪华。”
  建国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陈村的花卉业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现在陈村有1.7万多户人家约6万人左右,占全镇人口70%以上的人种花养兰,花卉品种发展到120多个,分为四大类,其中第一大类就是兰花,其次是茶花、盆景和桔果。凡是到陈村访问的人,举目所及皆为兰幽花艳的世界:“花前花后皆人家,种花养兰如桑麻”。花农致富后都盖起了雕栏砌石的楼房,新村也以“兰蕙”来命名。楼房上的天台和阳台是设备完善的兰棚。陈村是有楼皆有台,无台不种花,这种向空中发展的立体种植,大大扩展了种花面积,成为陈村独特的美丽景色。
  为了振兴中国兰花,陈村花木公司办起了专门种植和销售兰花的园林建筑——陈村兰苑。这里收集中外名兰420多种,成了全国名兰荟萃之地。尤其是墨兰,品种齐全,产量高,还培育出名种,年年在省、港的花市、花展中获奖。因此,1987年1月13日,中国兰花协会在陈村举行了成立庆典。陈村兰苑也被中国兰协指定为生产和出口兰花的基地。
  中国兰花,姿、色、香、韵齐全,正以她高雅清幽、超凡脱俗的品格受到世界花卉市场的青睐,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中国兰花野生资源越来越少,优良品种更加稀奇珍贵,世界各地兰花的自然资源也越来越少;要满足国内、外市场的兰花要求,兰花正有未可限量的发展前景。家庭种兰是一条致富之路。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曾锦成
责任者
陈惠钊
责任者

相关机构

中国兰花协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
顺德县
相关地名
陈村镇
相关地名
陈村回族乡
相关地名
荔宫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天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