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过桥米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20234
颗粒名称: 动人的「过桥米线」
分类号: I267.1
摘要: 本文介绍了在昆明品尝了过桥米线,听了服务员讲述的过桥米线的故事。
关键词: 昆明市 杂文 仇权邦

内容

深冬出差一趟昆明,不但领略了这边疆文化名城的湖光山色和文化古迹,而且有幸饱尝了当地著名特产“过桥米线”……
  航机徐徐地降落在昆明机场上。早闻昆明春城四季如春,然而当一踏出机仓,寒风夹着细雨,顿觉毛骨悚然。我心诧异,既是“四季无寒暑”,何又令人衣不胜寒?后来听当地人一说,我才恍然,原来我们只记得前面的“四季无寒暑”,却忘了后面的“一雨变成冬”。同行的大个子梁、叶两先生早嚷着要增加体内热量了,我们便找了间饮食店坐下来。一位体态苗条的女服务员,轻盈地走过来,用夹带着云南口音的普通话问我们:“同志,吃馄饨?米饭?还是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这陌生而又古怪的名字很有意思。我们抱着尝尝新的心情,一下子要了4份。不一会,女服务员热情地端来了四个盘子,每个盘子整齐地摆设着薄薄的鲜猪肉片、火腿片、鸡块、腐皮、韭菜、酸菜、葱蒜,还有一碗桂林米粉;接着这姑娘又端来四个大海碗,盛着汤,汤面浮着一层厚厚的黄油。姑娘摆设完后,笑口盈盈地说:“请吃吧!”
  吃?生肉片咋吃?她教我们先把生肉片放在汤里泡,然后放腐皮、佐料,最后把米线也放到汤里去,用筷子拌好,足足弄了满满一大碗。我们又放了些辣酱,拌匀成了一海碗红彤彤的米线便狼吞虎咽起来。也许是饥不择食的缘故吧,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的,泡过的肉片鲜嫩可口,妙不可言。我们边吃边赞,又问这姑娘,这粉条何来这别致的名字?
  “你们说‘过桥米线’这名字吧?”姑娘清脆的嗓音很动听,“它还有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呀!”
  原来“过桥米线”源于云南省蒙自县,全称叫“蒙自过桥米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相传蒙自县有一南湖,湖中有一小岛,岛上绿树成荫,有位书生在此日夜攻读,他和妻子十分恩爱,但为了仕途只好暂居两地,爱妻住在村子里,每天给郎君送饭。但路途较远;还要经过一道长长的桥,往往把饭送到岛上饭菜都凉了,妻子很不安。一天,妻子见郎君因用功消瘦了,特意在家炖了一只肥母鸡,准备给郎君送去。岂料因家务劳累,她竟睡着了;醒来时,她发觉鸡汤没升起半点儿热气,汤上只浮着一层厚厚的鸡油。但当她手一触及汤时,竟发现,鸡油下的汤还是热热的,她高兴极了……她悟出一条道理,哦,原来鸡油能保温呢。后来,她又试用生鱼片、生肉片放进热汤里,居然一会儿便烫熟了,而且十分鲜嫩可口,从此,妻子便用此法,每天用菜篮子盛着浮满鸡油的热汤,另盛着切好的生鱼、肉片和米线,越过长长的桥送到岛上,郎君便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热饭菜了……“过桥米线”由此而得名,后经历代厨师辛勤调制,不断改进,鸡汤所泡的品种越来越多,名声也越来越大。
  这美丽的故事,使我们都感动了。在昆明几天,我们几乎顿顿都光顾“过桥米线”——遗憾的并非妻子送来就是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仇权邦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昆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