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市内的人造喷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966
颗粒名称: 巴黎市内的人造喷泉
分类号: TU986.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巴黎人造喷泉的历史和特点,包括其历史背景、用途和造型变化。巴黎市内180多个人造喷泉点缀着都市的公园和广场,与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喷泉在历史上曾长时间担负着提供饮用水的重任,并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改变其造型。最近10年来,法国政府对历史悠久的人造喷泉进行了翻新和整修,并注重外形和颜色的设计。此外,本文还介绍了理查德·华莱士爵士对巴黎人造喷泉的贡献,他向巴黎市捐赠了50个可以饮用的人造喷泉,并设计了华氏喷泉的模型。这些喷泉不仅提供了游客饮用水,还具有装饰性和寓言性。
关键词: 巴黎 喷泉 历史

内容

巴黎的人造喷泉以其历史悠久和造型精美而闻名遐迩。巴黎市内180多个人造喷泉,星罗棋布般点缀着都市的各大公园和广场。这些人造喷泉长期以来和巴黎市民们的日常生活休戚相关。难怪巴黎市民们说:“喷泉的历史也就是我们的历史。”
  经过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巴黎市的人造喷泉从它们的结构、用途上来看都已发生巨变。这些喷泉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担负着向全城市民提供饮用水的重任。市内最早一批人造喷泉诞生在12世纪,专门用来为修道院提供饮用水。以后还相继在中央等市场和圣婴广场建造了非教会性质的人造喷泉。
  在巴黎市的历史上,每个历史时期都建有一批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造型独特的人造喷泉。仅是路易十四王朝在巴黎市区就建了66个人造喷泉,其中较为著名的人造喷泉有布朗一芒图喷泉、四季喷泉和小菜市场喷泉。以后,为了迎接拿破仑登基,巴黎市内又建造了127个人造喷泉,其中数和平胜利广场喷泉、学院广场喷泉、法兰西学院喷泉、莱达喷泉和卢森堡公园喷泉最为闻名。
  1830年至1848年的法国七月王朝建造的喷泉中,协和广场喷泉、使者喷泉、河海喷泉、以及香榭里舍大街上的狄安娜(月神)喷泉和维纳斯喷泉,如今已成为巴黎市最负盛名的喷泉。到19世纪,巴黎市内的人造喷泉更具装饰性和寓言性,以协和广场,大泉为洌,其北面象征罗纳河和莱茵河,其南面象征大西洋和中地海。拿破仑三世和巴黎市行政官员奥斯曼在圣一米歇尔广场、马德莱娜广场、皮加尔广场和特里尼泰广场上先后建起了造型各异的喷泉。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建造的著名喷泉有奥特伊城门喷泉、蒙马特尔喷泉以及为庆祝1937年巴黎博览会开幕而建造的夏约宫喷泉。
  最近10年来,法国政府有计划地对这些历史悠久的人造喷泉进行翻新和整修,其中有4个人造喷泉被列为国家级历史文物,它们是协和广场大喷泉、四季喷泉、格勒内尔大街费泉和圣婴广场喷泉。今天,巴黎市政当局对新建的喷泉更注重外形和颜色,例如莱斯科喷泉,贝勒维尔公园喷泉伊戈尔——斯特拉万斯基喷泉。
  巴黎市内有69个喷泉是以英国籍巨富理查德·华莱士爵士的名字命名的。华莱士爵士对巴黎市真可谓“一见钟情”。昔日,他是法兰西第二帝国沙龙的常客,也是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和著名小说家福楼拜的密友。1870年,巴黎市发生水荒,当时在巴黎的华莱士爵士是那次水荒的目击者。1872年,被喻为“知识渊博慈善家”的华莱士爵士向巴黎市赠献了50个可以饮用的人造喷泉。为了便于过往行人解渴,这50个喷泉都建造在最有效的地方。喷泉的模型由华莱士爵士自己动手设计。整个喷泉主要由4个分别代表纯朴、美丽、审慎和仁慈的女像柱组成。女像柱手擎圆形屋顶,清澈的水从圆形屋顶注入喷泉的承水盘内,整个喷泉重700公斤,高2.71米,后来,巴黎市政府按照理查德·华莱士爵士设计的喷泉模型筹集资金另建了19个喷泉。直到1952年,由于卫生原因,当局才对这些华氏喷泉的饮水方法作了改革,用小链条把平底大口杯悬挂在喷泉上,供来往旅游者饮水使用。除结冰期外,每个华氏喷泉每天向游客供水4000升。
  除了女像柱型喷泉外,华莱士爵士还特地设计了更隐蔽的喷泉,如专门供公园和花园使用、并装有一个按钮的6个小喷泉:在乔弗鲁瓦·圣·伊莱尔大街上的迷人喷泉是巴黎市内唯一的一个镶饰在墙上的喷泉。
  (辑自台湾《国际》)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巴黎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