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在西樵布街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493
颗粒名称: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
分类号: I267
摘要: 这段文字描述了作者在西樵布街上的观察和感受。布街上色彩斑斓的布店形成一条长河,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布料。作者感叹布街所呈现的美丽景象,同时表达了对于纺织业兴旺的思考和对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的体会。
关键词: 西樵布街 布店 色彩

内容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上千间布店汇成彩色的长河,色在开放,美在流淌。
  那姹红可是来自西樵山上杜鹃花的嫣然放笑?那碧绿可是来自翠岩上的层峦迭嶂?那浑黄可是来自西江的夏潦滚滚?那洁白可是来自小荷的初出水塘?一种色彩代表一个追求,一个构想。这无限的温柔,从店里溢出,似一枝枝红杏探头出墙。
  数不尽的布的色彩、布的式样。一河艳彩,给人们送去温暖,送去欢畅。淡红的捎给爱妻吧,让她的笑意时时挂在脸庞;嫩绿捎给女儿吧,让她的青春永驻菲芳;蔚蓝的捎给天空吧,让祖国的上空永远晴朗;松青的捎给父辈吧,让他今后的岁月不畏风霜。
  一条布街,一条彩色的长河;彩色的波涛,天天在冲激、溢漾。从全国各地前来载运的汽车,不正是彩河上停泊的密密的帆樯?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布街是一卷宏伟的诗章。诗里有交错的人流、喜悦的声浪、企业家的探求和个体户的畅想。一千家布店,一千个对手,公正的竞争,带笑的较量,浓郁的诗情有落有涨。如果缺少诗的激情、开拓的器量,又怎能谱成这个伟大时代的磅礴的乐章?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看美在飞溅、美在闪光,分享卖布人款客时的浅笑,惴摸买布人搜猎时的眼光,不时激起诗的遐想——
  那纵横奔泻的彩色之流,究竟从何处来,又流向何方?这使我想起了当地纺织业的衰落与兴旺:据说,一百多年前,我国第一个开设机械缫丝厂的民族工业资本家陈启沅就在这里降生,但落后的旧中国便他失望。此后,当地人用自己的构思和技巧,创制了薄如蝉翼的塱心绉纱和古朴柔亮的黑胶绸,但不少织机女流落到广州西关的显门富户里,洗衣抹窗。是改革的春风把西樵山上下唤醒,使织机上的亮色似千尺飞流,又象山花盛放。于是机织声声,响遍村巷,唱出了西樵人的欢乐和富足,把全国最大的化纤布匹批发市场的艳彩远送到准噶尔盆地和黑龙江南岸……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我的心呵随着彩色的波涛激荡!
  不是吗,唧唧复卿唧,已经成为西樵镇的时代的音响。七千多台现代化的织机,弹奏出清新、昂奋而又喜悦的气息,使西樵人的听觉更加开放,心胸更加开放。古老的西樵山和现代化拉近了,和全国各大城市拉近了,机织声冲击着当地人的生活的彼岸。车多,旅馆茶楼多,银行多,旅游人多,十字街口经常出现恼人的碰撞。改革,纺织,给一度失血的西樵带来了无限生机,山上下正蓬勃崛起一幢幢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楼房。
  我走在西樵布街上,捉摸到一个新兴城镇的心律在跳动;而我呢,难道能够做一片枯黄的落叶在街上飘荡——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关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