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417
颗粒名称: 在和平与内战的十字路口
分类号: I25
摘要: 1989年12月13日出版的佛山报刊登的一篇纪实文学。
关键词: 和平 内战 重庆

内容

重庆在白蒙蒙的晨雾中,仿佛是一位乍醒还睡的少妇,睡眼惺松,晨妆未理,躺在嘉陵江边。一辆新华日报社运货的敞篷卡车顺着江边沙石马路,朝着白石驿飞机场急驶而去。车子里坐着和站着的是中共方面派往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的工作人员,我做为新华社与新华日报特派员也在车上,不忍坐着离开重庆,手扶挡板,依依不舍地望着嘉陵江,给浓雾遮得若隐若现。一轮红日从山后冉冉升起,浓雾逐渐稀薄,波涛滚滚的嘉陵江露出奔腾不息的雄姿,象是放开歌喉唱一曲永远也唱不完的壮怀激烈的歌子。
  回顾山城,不禁留恋起来,怀着喜悦和忧虑的复杂情绪,将要踏上新的征途。忧虑的是我从未担任过新闻记者,虽然在新华日报社工作了一段时间,那是参加编辑党的机关志《群众》半月刊,而不是记者;喜的是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迎来了最后胜利,全国人民无不希望结束颠沛流离的过去,开始和平幸福的未来。但是内战的乌云不时在中国的天空出现,人民迫切而又焦急地期望知道时局发展的真实情况。军调处执行部的新闻,于是成为全国人民视线的焦点。能把真实的消息向国内外报道,做为时代的目击者和记录员,当然是高兴的。这次新闻采访,不只是中共方面的记者,有国民党,也有美国的,以及其他方面的。要完成任务,必须克服重重障碍和困难。
  卡车开进白石驿机场,一架草绿色的美国军用飞机已在停机坪准备好了。我走上飞机一看,只有面对面的两排座位,原来是军用运输机改装的。大家坐好,拴上安全带,飞机驶进跑道,转眼之间,便飞入霞光万道的晴空。
  飞机在北平西郊机场降落已是下午,乘车赶到南河沿翠明庄,这是中共代表团工作人员住处,主要负责人是李克农同志。他向我们谈军调处执行部刚刚建立情况,三方工作人员还没有到齐,各个地区执行小组还没有完全成立,总部工作不多,中共方面的记者可以先到附近解放区看看,然后再回到北平来。要我们各自选择地点。当天下午,我到北京饭店向叶剑英同志请示报告采访工作。
  叶剑英同志是中共首席代表,住在北京饭店,还有熟悉北平情况和富有统战工作经验的徐冰同志,做为叶剑英同志助手,住在北京饭店;国民党首席代表郑介民,也住在北京饭店;美国代表团住在六国饭店,首席代表是罗伯森。军事调处执行部设在协和医院内,三方工作人员都在那里办公。叶剑英同志说,总部工作逐步开展,有些地区不断发生武装冲突,国民党、共产党和美国三方正在研究哪些地区需要继续增设执行小组,进行军事调处,先到附近解放区采访是个办法,等有争议地区的工作展开,那时赶回北平不迟。
  军事调处执行部每天有班机到已设立的执行小组地区,只要头一天登记一下,第二天便可以搭上你要到达地区的班机去。新华社记者李普同志去晋冀鲁豫,我选择地区是张家口。张家口是晋察冀边区政府和军区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从1939年秋到1942年秋我在晋察冀敌后民主抗日根据地工作过一段时间,和根据地八路军与人民一同生活一同战斗,对晋察冀比较熟悉,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回到延安,或者到了重庆,也关怀她的成长。现在到了她的身边,怎么能不去看看呢!
  我登记飞机前往张家口。阔别了将近四年的晋察冀边区面貌,最初一看,几乎使我不认识了。原来根据地唯一的中心城市是阜平县城,不过巴掌大,站在城里可以看到两边的城门,现在城市中心是张家口,有一定工业基础的中等城市,一片欣欣向荣的昌盛景象,还拥有许多的县城,地区扩大了,人口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后勤供应加强了。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
张家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