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宇和文言短篇小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351
颗粒名称: 戴超宇和文言短篇小说
分类号: K825.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戴超宇是三十年代广州报界的名记者和小说作者之一,他是佛山人,原名庆伦,是清代名臣戴鸿慈的侄孙。他通读了古籍,精读唐诗,并在十九岁时写出了第一部文言中篇小说《啼鹃血》。他的短篇小说以白话文形式写成,内容新颖,短小精悍,深受读者喜爱。广州沦陷后,他避居香港,在任护花主办的两小报任职,以“疑云生”、“沧海客”两笔名继续写他的“一天完小说”,但由于患肺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在1941年香港沦陷前数月病逝,终年45岁。
关键词: 戴超宇 文言 短篇小说

内容

三十年代广州报界的名记者和小说作者,除了不久前本刊登载的任护花以外,另一位是戴超宇,他也是佛山人。
  戴超宇,原名庆伦,是清代晚期名臣戴鸿慈的侄孙。幼承庭训,家学渊源较深。十五岁时,已经通读了《论语》、《孟子》、《左传》等古籍,并精读了《唐诗》中的若干首名著。同时勤奋写作,十九岁时写出第一部文言中篇小说《啼鹃血》,以单行本刊出面世。该书内容所述是旧社会青年男女婚姻不自由而自杀殉情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和抨击了封建买卖婚姻的罪恶。全书用当时流行的文言文来写,而且不少句子采用“四六字”的骈文句式。这种写作上的造诣,在当时的青年作者中是罕见的。该书面世后,受到广州各大报馆编辑们的重视,纷纷向他约稿。那时候,报纸发表的文章(包括新闻和文艺作品)全是用文言文撰稿的,用白话语体文写的少而又少。戴氏初期任广州《国华报》副刊编辑并撰写首创的“一天完小说”,虽是文言文形式,但已力求显浅通俗,使读者易懂。由于是一天完的短篇小说,需要大量搜选题材,就从当时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一些人物的动态,加工塑造,写成反映“众生相”的“独幕剧”式小说。例如《银灯照玉人》是写茶楼女招待(服务员)的遭遇;《琵琶泪暗弹》是写卖唱盲女的坎坷经历;《由此起飞》是写首次在广州试飞的滑翔机驾驶员的恋爱史,等等。内容新颖,短小精悍,天天变换,一天登完,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
  广州沦陷后,戴氏避居香港,在同乡佛山人任护花主办的“先导》与《晶报》两小报任职。以“疑云生”、“沧海客”两笔名继续写他的“一天完小说”。由于患肺病长期得不到彻底有效的治疗,就在1941年香港沦陷前数月病逝,终年只有45岁。过早离开入世,未始不是广东报界的一大损失呢。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哲夫
责任者
戴超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