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跃人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9015
颗粒名称: 鱼跃人欢
其他题名: 鱼乡九江走笔
分类号: F30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珠江三角洲著名塘鱼之乡南海县九江镇的鱼乡景象,包括鱼市的兴旺、鱼市的热闹、鱼宴的风味等。九江的渔业生产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鱼产量逐年翻番。九江人善于利用当地出产的塘鱼,制作出各种美味可口的名菜佳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九江十大鱼宴。这些鱼宴具有各自的美称,如麒麟鱼块、桂花鱼卷、沙窝鱼头、水晶鱼球等,给人们带来了称心的享受。
关键词: 南海县 渔业经济 生产

内容

金秋十月,珠江三角洲著名塘鱼之乡南海县九江镇,处处人欢鱼跃,生机盎然。
  漫步这“金三角”水乡,但见河涌交织如网,一方方的鱼塘,星罗棋布,宛如一面面明镜镶嵌在葱绿的田园上,微风吹过,碧波粼粼,溢彩流光。穿梭于乡村路上的摩托车,尾架上捆绑着鱼箱,风驰电掣,让活蹦乱跳的鲜鱼源源进入市场,把鱼乡的丰收果实带给千家万户。
  鱼乡的秋晨,空气格外清新,我随着赶集的人流,跻身九江鲜鱼市场。进入这熙熙攮攮的地方,一股鱼腥味扑鼻而来,卖鱼的个体摊档举目皆是,每个摊档都设有存养活鱼的鱼池,还有自来水不断给鱼儿增氧。一尾尾灰鳍银鳞的花鲢鱼,长身滚圆的白鲩鱼,身阔肉厚的鲫鱼,金鳞红尾的鲤鱼,还有生鱼、塘虱、〓鱼……,在鱼池中游来游去,溅起阵阵水花,正待“跳”入主男主妇们的菜篮子。
  “原条生猛白鲩鱼,每公斤六元八角……”鱼档主一面高声叫卖,一面热情地接待着众多的顾客。买鱼的顾客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选购自己称心的鲜鱼。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伴随着人们热烘烘的欢声笑语,组成了一曲充满生气的鱼市欢歌。看到卖主兴奋的神情和买主满意的笑容,人们很自然感到一种生活的和谐甜美!
  鱼市是反映当地渔业生产盛衰的寒暑表。人们都说,眼前九江鱼市的兴旺情景,是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
  人们还记得,改革前,塘鱼不准上农贸市场,只能由国家统一收购。单一的流通渠道和单一的价格,压抑了养鱼人的积极性,九江的鱼产量长期处于徘徊状态。那时候,不但大中城市居民吃鱼难,就 是鱼乡的养鱼人,要吃鱼也不 容易。
  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如春风甘雨,给九江鱼乡注入了强大的活力。这些年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放开水产品市场,渔农们说自己象如鱼得水,积极性就来了。九江的养鱼业,一步一层楼。一九七八年,这里的塘鱼总产量只有六千五百九十九吨,一九八八年达到一万四千二百七十吨,十年翻了一番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的年景。
  鱼业兴,带来了鱼市旺。如今,人们要吃鱼,吃那种鱼,都很方便。九江鱼市天天一样热闹,不但鱼货上市多,而且价格平稳。今年入秋以来,鱼市摊档原条零售的鲜鱼,平均每天达二千五百多公斤。
  在九江,逛鱼市固然是一种乐趣,品尝鱼宴,另有一番风味。九江人吃鱼历来很讲究,善于利用当地出产的塘鱼,巧制出各式美味可口的名菜佳肴,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九江十大鱼宴。十款鱼宴,各具美称:麒麟鱼块、桂花鱼卷、沙窝鱼头、水晶鱼球、夜月明珠、寒衣织锦、赛雪欺霜、玉扣连环、珊瑚海棠、四宝鱼魂羹。这些独具鱼乡风味的鱼宴,给予人们称心的享受。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麦良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南海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