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人们总问他:“您参过军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8550
颗粒名称: 为何人们总问他:“您参过军吗?”
其他题名: 给老通讯员郑志华“画像”
分类号: K820.6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老通讯员郑志华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人们总问他是否参过军,是因为他经常穿着军装,但据了解,他并未当过兵。尽管如此,他具备解放军的作风,勤奋且深入地采访报道,为伦教广播站的宣传报道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老郑五官端正,个子矮瘦,但工作上一直坚持超负荷工作。他注重学习,常常要求上级党报记者和编辑评析他的稿件,并虚心接受批评。他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受到了广泛认可,他为伦教广播站和各级党报写了大量的稿件,对年轻记者也进行了指导和帮助。他努力工作的理念是“年华莫虚度,事业须有成!”
关键词: 佛山市 郑志华 参军

内容

“同志,你们要找郑站长吗?不巧,他出差了。你也问他是否参过军?是的,他经常穿一身旧军衣,可据我所知,他未当过兵,然而,却有象解放军那样的作风,经常串乡过村采访,工作艰苦深入。正是有郑站长这种好作风,促使我们伦教广播站的宣传报道工作,多年来名列顺德12个镇站的前头呢……”。
  前时听到过上述的这一段话,至今仍萦绕于笔者的耳际。
  (一)
  老郑五官端正,但个儿矮瘦;他长期患有胃炎,又不大修边幅。近几年来,他因工作“超负荷”而体重减轻了十多斤,但“衣带渐宽终不悔”,照样奔忙。该站同志告诉我:1987年4月,老郑的妻子做了绝育手术,按规定他可在家服侍7天,本可趁此机会医治胃病可只待了三天他便回站工作了,不仅日间参加编播值班,还抽空下村下厂采访,夜晚又撰写稿件寄去《佛山报》社,引得妻子笑嗔他是“不义之夫”!老郑还经常提醒站里同志“做到老要学到老”。他不时当着晚辈的面,恳切要求上级党报记者、编辑分析他的稿件的弱点,正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而不显脸红。有时接到要他补充稿建材料的通知,则兢兢业业,多进厂门而不倦,数易其稿而无怨。今年春节前夕,《佛山报》编辑请老郑赶写两篇通讯,反映伦教镇委如何组织基层干部学习中央有关“整治”的指示精神,分析、认识当地的困难与有利条件,决心做好今年“开门红”的工作。约他3天后寄去《佛山报》。谁料,老郑来个“通宵战斗”,次日清晨即把两篇通讯送到编辑手里。
  (二)
  老郑曾说,七十年代初他参加工作后不久,就得到当时《佛山报》的同志的热心、无私的指点与帮助。他们把他带到高鹤县那里的穷乡僻壤去跟农民“三同”,在生活艰苦条件下日间长途跋涉采访,夜间秉烛写、改稿件。现在老郑还经常以这段生活为例鼓励他的同伴要努力继承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精神。近几年来,伦教广播站的经济工作担子很重,但老郑在抓好全站各项工作的前提下,每年除了为站里写稿250篇以上,还为各级党报写稿。仅去年初到今年9月,他被《佛山报》和省报采用的稿子就超过工00篇。对站里的年轻记者小黎与小梁,他主动为他俩创造采写新闻的条件与机会,不时带他俩去采访,指点他俩写稿。他俩得到老郑的言传身教,一年多来也在《佛山报》发表过20多篇稿件,以及不少新闻照片。
  有时,同志们看到老郑没日没夜地工作,便劝他要注意保重身体。可他却认真地说:“我时时记着:年华莫虚度,事业须有成!”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叶京
责任者
郑志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佛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