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毛泽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8513
颗粒名称: 「寻找毛泽东」
分类号: A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来一些大学生宿舍中出现了鲜见的《毛泽东远集》等毛泽东相关书籍,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毛泽东的重新关注和寻找精神支柱的倾向。这种现象引起了人们的不同评价,其中有人认为是怀旧情绪,有人则强调其积极意义。一些学生开始读毛泽东的书籍,以及对毛泽东进行研究和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课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毛泽东 思想

内容

一些大学生宿舍五花八门的书〓上近来引人注目地出现了过去很少见到的《毛泽东远集》。这是人民大学部分师生在中国青年出版社近日召开的青年读物座谈会上透露出来的信息。
  人大图书馆一位老师说,有关毛泽东的书籍,如《走下神坛的毛泽东》、《领袖泪》之类,近来借阅率上升,有些女生也在传看《毛泽东传》。正在人大念书的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现在成了小小的“中心人物”,他常常“召集”同学谈论自己的爷爷,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
  对这股小小的“热”,人们评价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股“怀旧情绪”,有人则更多地强调其积极意义。但有一种意见很值得重视:这一代大学生从开始受教育,听得较多的就是共产党的失误、毛泽东的失误,所以有些人对这位伟人缺乏感情;他们并没有认真读过几本毛泽东著作,就轻而易举地把他从心目中“抛弃”了。这至少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方法上的一种偏颇。现在毛泽东的地位在这些学生心中回升,说明在经历了一场大的风波后,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和寻找自己的精神支柱。
  老师们介绍说,人格上对毛泽东恢复敬意,在有些学生那里已经深化到从理论上“寻找毛泽东”。闲置已久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有人借阅了;有的学生公开宣布他很爱读《矛盾论》;另一位看过几本“毛著”的学生则以大学生特有的“武断”说,“毛泽东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了解中国历史和国情的人”。有些学生是把毛泽东作为新的“研究对象”,其中既有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毛泽东形象的崇拜者,也不乏从反面理解乃至“批判”者。但他们毕竟开始读毛泽东的书了。一位系团总支书记认为,在“西方学术热”退潮后,“寻找毛泽东”现象的出现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毛泽东,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毛新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