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8512
颗粒名称: 毛泽东与赫鲁晓夫
分类号: I25
摘要: 这段文字描述了赫鲁晓夫在谈话中提到了布尔加宁的胡子,并向毛泽东表示祝福,赞扬中国在15年内超过了英国的成就。然后,赫鲁晓夫望着起飞的飞机告别英国。这段文字表达了某种背后的意图和情感。
关键词: 布尔加宁 毛泽东 中国同志

内容

赫鲁晓夫小而胖的手轻轻抚过光亮的头顶。他人约是在后悔一个月前签订的那项协定。根据那个协定,苏联要向中国提供一个原子弹样品,以及生产这种原子弹的技术资料。
  不过,中国生产原子弹似乎还是遥远的事情。眼前的事情是,中国共产党领袖坐到了圆桌前,在《莫斯科宣言》和《和平宣言》这两个文件上签了字。
  赫鲁晓夫做出许多让步,但是基本目的达到了。他对莫斯科会议是满意的。
  毛泽东做出必要妥协,但是基本目的也达到了。他对莫斯科会议也是满意的。
  苏共中央在克里姆林宫叶卡捷琳娜大厅举行宴会,招待各国的代表团。
  毛泽东祝酒说:“谢谢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的邀请。谢谢今天招待我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我们开了两个很好的会,大家要团结起来,这是历史的需要,是各国人民的需要。”毛泽东略一停顿,提高了声音,象青春洋溢的青年一样,用他那抑扬顿挫的湖南高腔,朗诵一首诗。他说:“中国有首古诗:两个泥菩萨,一起打碎(罗)。用水一调和,再来做两个。我身上有你,你身上有我。”
  宴会厅响起热烈的掌声。赫鲁晓夫举起酒杯,一边大声叫好,一边在毛泽东的酒杯上,碰出清脆的一声响。
  “图104”客机在巨大的轰鸣声中缓缓转头,滑向跑道。这是莫斯科时间22点整。中国代表团选择这个时间起飞是为了在北京时间早8点到达北京机场。
  赫鲁晓夫顿顿脚,抖去一身官场上的庄严,象刚刚干完粗活的矿工一样大声喧哗着开起玩笑。
  “保护好胡子,亲爱的尼古拉,它在发抖呢。因为这种风象剃刀。”赫鲁晓夫指指布尔加宁下巴上的胡子,接着又望住伏罗希洛夫,用一种哗众取宠的声调大声说:“克利姆,你怎么放下手来了?举起来,让我们一道祝福我们的中国同志吧,祝福那位意志坚强得要指挥日月的毛泽东。”赫鲁晓夫望着开始在跑道上猛冲的飞机举起手:“15年赶超英国,我们的中国同志!他们15年后赶上并超过英国,毛泽东会向可怜的英国佬招手的……”赫鲁晓夫挥动起圆胖胖的小手,望着渐渐升空的“图104”,摹仿毛泽东向越拉越远的英国佬告别。眼睛睁得很圆,煞有介事地凝视远方消失的客机:“再见,亲爱的,再见了……
  五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在北京又和毛泽东见面了。
   (十二)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赫鲁晓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