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栽培新法——少耕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佛山报》 报纸
唯一号: 191120020230018426
颗粒名称: 甘蔗栽培新法——少耕法
分类号: S566.1
摘要: 本文记述了甘蔗少耕法是一种新的栽培技术,可以减少耕作次数,提高甘蔗产量。本文介绍了少耕法的具体做法,包括土壤选择、施肥、选用良种、下种、喷除草剂、盖膜等步骤。
关键词: 甘蔗少耕法 土壤选择 施肥

内容

二、甘蔗少耕法的具体做法。
  l.土壤选择和整地 选用的土地并不严格,水田、基水地、早地和沙坦地都可以,但以土层肥沃深厚的沙壤上为最好。水田蔗区要求地下水位不太高,不要渍水的;旱地最好附近有水源的;沙坦地保水保肥力较弱,最好能选有泥底层和渗透没有那么严重的。由于少耕法要求基肥较充足,又有地膜保温、保水等作用,即使是较瘦瘠的低产田,也可获得较好收成。整地形式不论,土地犁耙各两次,达到土块细碎,然后按1.1~1.2米行距起一植畦。
  2.施肥与农药 少耕法原则上是把全年的肥料分两次施下去,50~70%作基肥,30-50%在大培土时作追肥,强调有机质肥作基肥,每亩要有猪粪土杂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20~50公斤,氯化钾10~20公斤,尿素50~75公斤。土杂肥与磷肥混合堆沤10-15天后分层施于植沟底,钾肥和尿素施于植沟两边,再薄覆土,以后再从行间取土覆盖种苗,肥料要尽量少接触种苗,以免因肥料浓度过高而伤害种苗或幼苗,降低萌芽率,以至死苗。另外亩施3%喃丹颗粒剂2-3公斤于种苗覆土面上,以防蔗螟、蓟马等害虫,如果是连作蔗地,地下害虫及蔗龟较多,则亩施甲基异柳磷3-4公斤,与上杂肥混和后施用。
  3.选用良种以耐肥力强,茎粗大、直立抗倒,增产潜力大的粤糖7l/210、63/237、57/423和新台糖10号(C1)等良种较理想,种苗经2%石灰水浸种12-24小时后,再用0.1%多菌灵浸种3分钟消毒防病。
  4.下种、喷除草剂、盖膜 起畦后,于畦面中间用牛或锄开一植沟,深10厘米以上,施基肥后,把已消毒的种苗按单行狗脚迹或斜梯形放种,每亩放2500个双芽苗,淋足水,用行间无肥的表土覆盖种苗3厘米厚度,然后每亩用除草剂阿特拉津或西玛津175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在土面进行芽前处理,最后用0.008毫米厚度、60厘米宽度的地膜覆盖植沟,膜要拉紧,周围要用泥密封,达到保温、保湿、保肥、保药作用。
  5.大培土 由于甘蔗植沟浅,如果不培土则植株容易倒伏,因此到六月中双夏前便要进行大培土,旱地和沙坦地,大培土时不用揭膜,让地膜一盖到底继续发挥其保土、保水作用,水田和基水地蔗区水源充足,培土前可将残留地面的薄膜揭去,以防止对土壤污染。培土前视甘蔗生势而定,亩追施尿素25-40公斤,使甘蔗在大生长期吸收充足的肥分,此外水田和基水地在培土后戽上一次大泥,对甘蔗生长更有利。
  6.田间管理 幼苗出土在膜内无力穿出时,用手指挑一小孔帮助幼苗出膜外;由于覆盖地膜后分蘖较多,要及时间除无效分蘖;要注意防涝防旱,水田蔗忌渍水,下种后要迅速锹水沟,搞好排灌系统,不能让蔗田积水;早地盖膜后起到良好保水作用,但是天气严重干早时,要设法灌水抗旱,争取雨后大培土和追肥,使甘蔗更好吸收肥水养分。(下)

知识出处

佛山报

《佛山报》

出版者:佛山日报社

出版地:佛山市

《佛山日报》是一份日均出版对开24版彩报,平均每天向读者提供14万字的时政新闻、民生新闻、国际新闻、经济新闻、生活资讯新闻、文体新闻。 《佛山日报》前身为《珠江人民报》,《佛山日报》创刊于1949年11月29日,是佛山市委机关报。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兆明
责任者